問
奔馳 4matic 技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奔馳 4matic 技術的發展歷程十分豐富。
1985 年,第一代 4MATIC 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1986 年量產于代號為 W124 的車型。其采用可鎖止的中間、后橋差速器,差速器為多片離合器式結構,中間差速器有兩套電控獨立工作的離合器片,能實現四種驅動模式,包括后驅、扭矩按前后比例 35:65 分配的四驅模式一、扭矩前后平均分配的四驅模式二、鎖止后橋增大前橋動力脫困的四驅模式三。當時 W124 4MATIC 有兩套不同的解除鎖止裝置,一套是機械液壓拉桿解除裝置,另一套是電子開關解除裝置。
1998/1999 年,第二代奔馳 4MATIC 系統推出。
之后又有了第三代 4MATIC 系統,它增加了發動機自穩定控制裝置,在 4ETS 工作時能使動力與路面情況協調。
如今 4MATIC 已裝載在眾多車型中,包括 C 系列、E 系列、R 系列、S 系列、維雅諾以及全部 SUV 系列等 48 款車型。而且市售的奔馳 4MATIC 車型中既有第二代的,也有第三代的,因車型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
奔馳 4MATIC 技術不斷發展,從最初為提升駕駛安全性,到結合最新電子技術提升轎車駕駛性能和越野能力,其核心在于創新的開式差速器設計,以及 4ETS 差速限制技術利用 ABS 制動力自動控制車輪間動力分配。在發展過程中,4MATIC 不斷優化,重量控制出色,僅比常規后輪驅動增加 66 至 70 公斤重量,在燃油經濟性、乘客舒適性和被動安全方面表現優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5月26日晚,小米汽車發布小米汽車答網友問(第142集),對小米YU7的諸多亮點配置進行了詳細解讀。 小米YU7在進氣格柵設計上極具創新性,配備了100擋主動進氣格柵。這一配置可根據不同工況自動調節開度,在全關閉狀態下,能有效降低整車風阻
長途駕駛時開空調熱風,需在發動機預熱、水溫適宜后開啟,注意溫度別過高、避免直吹臉部,適時換氣并在停車前做好清潔。具體而言,應等發動機達到適宜溫度再開暖風,溫度不宜調得過高,防止犯困,風向建議吹向腳部和前方。行車中要定期開窗或切換外循環換氣,
電磁失電制動器的性能參數可通過制動扭矩、制動頻率、制動時間、絕緣等級、防護等級等多方面來衡量。制動扭矩需與額定值相符,關乎制動的力量大小;制動頻率影響其在頻繁工作場景下的耐久性;制動時間過長會降低工作效率;絕緣等級決定其電氣安全性;防護等級
恒天 L4600 的百公里油耗為 12.9L。作為一款 4.6L V8 的多功能車,這樣的油耗表現與它的動力配置相匹配。大排量 V8 發動機帶來充沛動力,為越野等場景提供強勁支持,而相對應的也需要一定燃油消耗。其 137L 的大油箱容積,結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奔馳CLS級怎么樣?
奔馳CLS級優惠信息有哪些?
奔馳CLS級空間怎么樣?
奔馳CLS級性能怎么樣?
奔馳CLS級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奔馳CLS級安全配置怎么樣?
奔馳CLS級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