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級別的輪胎在性能上有哪些差異?

不同速度級別的輪胎在性能上存在多種差異。

胎寬會影響阻力和抓地力,寬胎阻力大、油耗高、加速慢,但高速和過彎更安穩,抓地力也好;胎高影響操控性和吸震性能,厚胎吸震好,薄胎濾震差但操控反應快。

不同速度等級的輪胎適用范圍不同,P—T 級適用于小型轎車,U—V 級適用于中高端轎車,W—Z 級多用于大型豪華轎車和超級跑車。

速度等級字母越靠后,輪胎功能性越好,價格越高。例如,輪胎速度級別 V 代表最高速度為 240KM/h,H 代表最高速度為 210KM/h,V 級輪胎在極速、耐高溫能力和抓地力方面比 H 級好,售價也更貴。輪胎速度等級通常用字母和數字表示,如 205/55 R16 91H,H 就代表速度等級。

7.00 的輪胎斷面寬為 7.0 英寸,6.50 的輪胎斷面寬為 6.50 英寸,斷面越大汽車速度提升越快,抓地面積也不同,7.00 的抓地強摩擦力大速度啟動快。

汽車輪胎側面有很多字母數字符號,可查看對應速度等級了解最高速度。輪胎速度等級并非越高越好,要根據車輛類型、使用需求和行駛環境選擇。如城市道路行駛的小型車選 P—T 級輪胎即可,常跑高速的可能需要更高級別輪胎。夏季路面高溫和輪胎運動產熱會使安全速度下降,要考慮胎壓、磨損程度等因素,嚴格遵守輪胎限速,避免爆胎。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過戶上牌所需準備的材料,不同情況有所不同,但大致包括車輛登記證書、行駛證、購車發票、購置稅完稅證明、交強險保單以及車主身份證明等。一般來說,車主身份證是基礎材料,單位車輛則要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車輛相關的各類證件和證明也必不可少,像登記證
車輛通行費識別主要依靠 ETC 技術,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與收費站微波天線進行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實現。ETC 系統借助這種通訊,能快速識別車輛并完成費用結算,讓車輛無需停車就能繳費通過收費站。其組成涵蓋車輛自動識別、中心管理及其他輔助設施。在車輛
車輛車速鑒定的常用方法有雷達測速、激光測速、視頻測速、車載速度表、GPS 測速設備、物證分析等多種。雷達測速利用電磁波反射,反應快且精度高;激光測速憑借激光束測量,精準度佳;視頻測速依靠圖像處理技術;車載速度表是車輛自帶工具;GPS 測速設
有免費查詢車輛過戶信息的方法。可以攜帶本人身份證前往當地車管所直接查詢,這種方式能清楚準確地獲取信息,只是需要本人親自跑一趟;也能通過車輛違章查詢間接判斷,在車輛違章查詢平臺輸入車輛信息車牌號,若能查出則說明已過戶成功,反之則過戶未成功。這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