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車衣材質的抗刮擦能力怎樣衡量?
車衣材質的抗刮擦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
首先,看材質類型,優選 TPU 材質的車衣。TPU 材質在外觀上透明且帶有一丟丟黃色,觸感柔軟無法平直;非 TPU 材質如 PVC、TPH 多少帶有一點點藍,質地硬且沒質感。在強力拉伸測試中,TPU 材質不容易拉伸,需使勁,紋路少且不易拉斷,甚至時間長會恢復;非 TPU 材質則表面會出現大量紋路,一使勁就斷裂。
其次,可通過邵氏硬度來衡量。邵氏硬度是衡量物質受壓形變程度或抗刺穿能力的物理度量方式,通過邵氏硬度計測量。TPU 材質硬度一般在 70A 左右,這意味著其抗摩擦、抗剮蹭能力相當于汽車輪胎。
此外,還可以從材質的特性來判斷。像 PVC 成本極低,質量差會損傷車漆,易黃變,使用年限短。TPH 抗黃變能力稍好,但偏脆,抗刮蹭能力不佳,無修復劃痕性能。而 TPU 具有抗剮蹭、耐腐蝕、耐黃變、抗拉伸、抗撕裂、耐老化等性能,其中脂肪族 TPU 比芳香族 TPU 結構更穩定,更耐黃變和抗氧化。
另外,貼的隱形車衣如果是 TPU 基材,在厚度增加基礎上,TPU 基材層越厚越好,保護力越高。但如果是 TPH 材質,薄厚保護都不好。
總之,綜合考慮材質類型、邵氏硬度、材質特性和基材層厚度,能更準確衡量車衣材質的抗刮擦能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掛車的車輛識別代號一般是17位。這17位字符如同掛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蘊含諸多重要信息。它由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車輛說明部分、車輛指示部分構成。前三位標識制造廠商,第四至第九位說明車輛一般特征,第十至十七位包含年份、裝配廠及生產序列號
汽車年審的時間間隔因車型而異。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5年每6個月檢驗1次;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10年每6個月檢驗1次;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6年每年檢驗1次,
國外著名的檢測車廠家具備技術先進、經驗豐富、業務全面、市場份額大等諸多優勢。這些廠家長期投入研發,如 GE 的 X 射線檢測設備精度領先,依科視朗先進的 CT 掃描技術受青睞。它們歷經多年發展,像 DEKRA 自 1925 年成立,業務布局
汽車首次檢測的時間因車輛類型和用途而異。一般來說,私家車在購買后3個月或行駛3000公里左右,需到4S店進行首次檢查。在新車注冊后的前六年,可享受免上線檢測政策,但每兩年要申領一次檢驗合格標志。首次實際上線年檢通常在購車并注冊后的第六年,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