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配置發展現狀如何?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配置發展態勢良好,正邁向新高度。當下,智能化趨勢驅動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高階智能駕駛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多數新能源車企實現高速 NOA 功能落地,不過城區 NOA 開放進度存在差異。“車位到車位”功能受關注,部分車企已掌握。同時,智能駕駛正從高端向中低端市場滲透,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
從實際應用成果來看,市面上多數乘用車處于 L2 級自動駕駛水平,不過已有不少車型實現了更高級別的突破。像比亞迪“漢”能實現 L2 級自動駕駛,廣汽埃安 LX 擁有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理想 L9 宣稱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2023 年搭載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頗為可觀,工信部還預測 2025 年乘用車 L2 級及以上智能駕駛滲透率有望達 70%。
在眾多車企中,比亞迪的表現格外亮眼。2025 年 4 月其智駕車型銷售數據領先,單月銷量占國內乘用車銷量 71%,累計銷量超 48 萬輛,智駕車型滲透率達 71%。比亞迪推行“全民智駕”戰略,通過不同版本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覆蓋各級市場,做到了“全系智駕”。而且,其每天超 3000 萬公里智駕數據生成量,構建起中國最大車云數據庫,憑借超 12 萬名研發人員(含 5000 多名智駕工程師)實現軟硬件全棧自研,降低了激光雷達成本,讓智能駕駛不再是豪華車專屬。
此外,國內車企在智能駕駛能力方面呈梯隊式發展。華為鴻蒙智行等處于第一梯隊,小米等在第二梯隊,部分車企在第三梯隊。2024 年我國 L2 級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已達 50%,2025 年開年多家車企宣布智駕技術下沉計劃。總之,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配置在技術、應用和市場普及上都取得顯著進展,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車輛行人識別系統主要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收集信息來識別行人。車輛前部的攝像頭負責捕捉前方圖像,經圖像處理算法分析檢測行人;微波雷達則發射信號并接收回波,以此精準快速區分車輛和行人;還有的系統結合毫米波雷達,利用反射信號識別行人位置信息實
小檢測車在維修過程中需要注意諸多安全事項,從維修前的準備到維修中的操作,再到維修后的檢查都不容小覷。維修前要全面了解車況、選好場地;維修時要注意車間禁止明火、規范拆裝電池、遠離運轉部件等;維修后要做好安全檢查與試車。這些安全事項涉及車輛維修
車子過戶手續辦理過程中需要繳納的費用種類多樣,涵蓋過戶手續費、交易稅費、車牌費、行駛證工本費等。這些費用因車輛類型、排量、年限以及地區政策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例如過戶手續費,常見小型汽車一般在 200 - 800 元;交易稅費通常按車輛評估價
沒有絕對最劃算的加油卡兌換,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市面上各類加油卡各有優勢,比如廣發車主卡可享永久現金返還,平安好車主卡年費低且加油能 8 折,中石化加油卡有積分、救援等福利。工行牡丹中油信用卡加油有優惠還帶救援服務,交行信用卡在特定活動日加油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漢怎么樣?
漢優惠信息有哪些?
漢空間怎么樣?
漢性能怎么樣?
漢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漢安全配置怎么樣?
漢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