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方面怎樣進行對比?
不同品牌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對比,需綜合硬件配置、供應鏈、自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例如比亞迪通過自研芯片、傳感器及算法,降低對外部供應鏈依賴來控制成本;特斯拉堅持純視覺方案;Momenta能將智駕系統成本控制在萬元級。各品牌因技術路徑、硬件選用等不同,成本有別,像零跑C10和深藍S07在激光雷達等硬件配置上的差異,就導致了成本不同 。
比亞迪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上獨樹一幟。其自研芯片、傳感器及算法的策略,極大減少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沒有了中間環節層層加價,采購成本自然降低,而且在迭代升級時也更加高效。就拿芯片來說,比亞迪自主研發的芯片,既滿足了智駕系統的性能需求,又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讓智駕系統的成本得以降低,從而更有利于普及推廣。反觀一些依賴外部供應鏈的品牌,不僅要面臨供貨不穩定的風險,成本也居高不下,這無疑會影響智駕技術的推廣與升級速度。
特斯拉采用純視覺方案,這種技術路徑繞開了激光雷達等高成本硬件,從硬件層面降低了成本。但它的FSD功能需要額外付費,消費者要享受完整的智能駕駛體驗,就需要額外支出一筆費用。
Momenta 則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將智駕系統成本控制在萬元級別,這個成本優勢使其能夠輕松適配 15 萬級別的車型,大大降低了智能駕駛的普及門檻。相比之下,華為的智駕系統成本較高,不過具體價格取決于合作車企的定價策略。
零跑 C10 和深藍 S07 的對比也很有代表性。零跑 C10 硬件總成本約 1.48 萬元,配置了激光雷達等硬件;深藍 S07 硬件總成本約 1.5 萬元,沒有激光雷達。二者成本差異的核心來源包括激光雷達的有無、芯片架構的代際差距以及傳感器數量與精度等。從長期來看,零跑 C10 的硬件預埋優勢明顯,而深藍 S07 的純視覺方案存在成本天花板。
綜上所述,不同品牌的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上各有千秋。車企們通過不同的技術路徑、硬件選用和供應鏈管理,實現了成本的差異化控制,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