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禁燃”,產業何去何從

歐洲汽車“禁燃”,產業何去何從

近日,歐洲交通與環境聯合會發布《歐洲汽車來到十字路口》報告,指出歐洲汽車在“禁燃”議題上面臨關鍵抉擇,其走向對整個產業影響深遠。

2025 年 5 月,歐盟通過燃油車禁售修正案,將原定于 2035 年的全面禁燃計劃推遲至 2040 年。這一變動背后,是多方利益的激烈博弈。德國、意大利等汽車工業強國強烈反對原計劃,擔心產業鏈遭受沖擊與大量就業崗位流失,畢竟德國汽車業直接從業者超過 60 萬人。同時,2024 年歐盟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僅 12%,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不足 30%,這些現實因素促使政策延期。這一修正案是多方妥協的結果:傳統車企獲得技術轉型的寶貴窗口期,避免工廠大規模關閉;歐盟在推進碳中和目標時保障了產業穩定,防止經濟下滑;環保組織雖接受階段性讓步,但強調合成燃料必須實現 100%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合成燃料”成為焦點。合成燃料如 e-Fuel,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與碳捕獲技術合成,理論上可實現“零碳燃燒”。保時捷已投資 1 億美元在智利建廠,奧迪豐田等也在積極布局。然而,合成燃料面臨諸多困境。成本方面,目前其生產成本約為 4.65 美元/升,是傳統汽油的四倍;能效上,在等量可再生能源條件下,電動車續航里程是合成燃料車的五倍;環保層面,燃燒過程仍會排放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被環保組織批評為“偽綠色方案”。

面對政策調整,傳統汽車企業采取“雙軌策略”。電動化轉型上,大眾、奔馳等國際品牌加速與中國企業合作,大眾投資小鵬、Stellantis 入股零跑,借助中國成熟供應鏈降低成本。合成燃料領域,保時捷計劃到 2030 年,80%的新車使用 e-Fuel;寶馬研發氫燃料內燃機,但目前這些技術多集中于高端車型。行業專家指出,合成燃料更適合航空和重型卡車等難以電動化的領域,而非主流乘用車市場。歐盟也規定,2030 年后燃油車必須 100%使用合成燃料,并將于 2026 年重新評估技術可行性。

歐洲汽車“禁燃”之路波折不斷,未來產業走向充滿變數。技術競賽與政策博弈將持續并存,傳統車企、歐盟以及環保組織等各方都在這場變革中尋求自身利益的平衡點,而歐洲汽車產業最終如何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不同品牌買車試駕預約的方式不一樣。大多數品牌提供線上和線下兩種預約途徑。線上可通過品牌官方網站專門的試駕預約頁面、部分汽車電商平臺,甚至部分品牌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活動信息進行預約;線下則直接前往品牌 4S 店與銷售人員溝通。各品牌對預約流程、
奧迪Q3加錯油號的處理方法因加錯的油而異。若加了92號汽油,雖一次影響不大,但可能出現動力不足等問題,應立刻停車聯系修理廠清洗發動機等部件后重新加95號汽油;加錯柴油,車輛通常無法正常啟動,即便啟動也有異常,要馬上聯系4S店或修理廠救援并檢
買車利息計算受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期限、個人信用狀況、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貸款金額越高、期限越長,利息相應增多;不同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有別,銀行通常較低,汽車金融公司稍高。個人信用記錄良好,有機會獲得較低利率,反之則可能面臨利率上調
目前河北承德、河南鄭州、湖南衡陽、福建福州、江蘇蘇州、北京、湖北孝感、湖北鄖陽等地都已普及違停駛離提醒功能。在這些城市,針對違停現象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提醒舉措。比如北京部分車主會收到違停提醒短信;福州針對電動車違停有短信推送;湖北孝感和鄖陽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