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乘用車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

2025 年 7 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多項數據表現亮眼,創歷史新高,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從零售數據來看,7 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182.6 萬輛,同比增長 6.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1,272.8 萬輛,同比增長 10.1%。其中,自主品牌零售 121 萬輛,同比增長 14%,份額達 65.9%,同比增長 4 個百分點,表現十分突出。主流合資品牌零售 45 萬輛,同比增長 1%。豪華車零售 17 萬輛,雖同比下降 20%,但市場依舊受關注。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 54.0%,7 月零售 98.7 萬輛,同比增長 12.0%。新勢力零售份額 21.4%,同比增長近 2 個百分點,純電動銷量占比提升至 64%。

出口方面同樣成績斐然。7 月汽車出口(含整車與 CKD)69.4 萬輛,出口額 118.37 億美元;2025 年 1 - 7 月汽車出口 417 萬輛,同比增長 19.7%;出口 651 億美元,同比增長 9.7%。7 月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 44.7%,較同期增加 19 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出口 41.5 萬輛,同比增長 34%。

在生產與批發環節,7 月乘用車生產 222.9 萬輛,同比增長 12.1%;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 222.1 萬輛,同比增長 13.0%。新能源乘用車生產 114.7 萬輛,同比增長 22.3%;批發 118.1 萬輛,同比增長 24.4%。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 19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92.1%。

庫存方面,7 月總體乘用車廠商與渠道總體庫存下降 9 萬輛,新能源車庫存下降 6 萬輛,庫存壓力有所緩解。

不同類型乘用車也呈現出各自特點。純電動零售市場同比增速 24.5%,但插混同比增速下降 0.2%,增程同比增速下降 11.4%。新勢力中的純電動與增程的結構占比從去年的 43%:57%變為 64%:36%。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 7.0 萬輛,同比下降 18%。

2025 年 7 月乘用車市場的優異表現,得益于國內經濟形勢向好,消費者購車需求釋放,以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未來,隨著市場的持續發展,各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更多變化與機遇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A7L 的缸數在同級別車中處于領先水平。 從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車型來看,在 C 級車中,寶馬 5 系最高配備的是 2.0T 發動機,最大馬力 252 匹;奔馳 E 的 300 同樣是 2.0T,最大馬力 258 匹;凱迪拉克的 CT6
奧迪 A7L 性能車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 市場競爭激烈,豪車品牌眾多,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為吸引消費者,奧迪 A7L 會通過降價來提升競爭力。 廠家策略調整也有作用,比如前兩年銷量不佳時,通過加大降幅、推出包牌包稅車型來刺激銷量上漲。 成
外地車年審尾氣檢測標準通常按檢測地現行標準執行。全國推行機動車全國通檢,雖有統一規范,但各地在環保檢測方面存在差異。比如京津冀等地,多數車輛要求達到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而外地車進京,小客車要達到國 4 及以上排放標準,貨車得是國 3 標準并
流動監測車主要應用于環境監測領域,涵蓋空氣質量監測、應急處理、區域監測以及信息調查與溯源等方面。在日常中,它能對環境空氣中的 VOCs 實時狀況進行監測;遇到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可開展應急監測并借助車載 GIS 系統確定污染情況,為決策提供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