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置減震中倒減一定比正減好?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新車發布會或者其他宣傳資料中看到某款車采用前減來體現車的不同,或者聽說誰買的車,把前減減震的正減改成負減少。
那么,減法比減法更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到的信息的簡單說明。
我們所說的正減震和逆減震是指摩托車減震系統中的前減震。大多數摩托車使用傳統的伸縮式前減震器,包括正油彈簧前叉和倒油彈簧前叉。
首先我想說一下倒車減速的好處,主要有兩個:
一是對路況敏感。大家都知道,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對外力的反應就越慢。因此,有效降低避震器的簧下質量是提高避震器靈敏性的有效途徑,而倒叉恰恰做到了這一點。相比之下,倒叉可以更快地將稍微跳動的輪胎壓到地面。
二是剛性好。倒叉將厚實的外套筒與車架連接起來,大大提高了避震器的側向力,抗扭轉能力極強。有一張杜卡迪999車禍的照片,車身嚴重受損,車架嚴重變形甚至因為正面撞擊而開裂,但肉眼看不到倒叉!可見其剛性已經遠遠超過了車架的強度。不過我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較弱的正叉雖然在受到沖擊后會彎曲,但其實也能起到緩沖沖擊的作用,也就是犧牲自己來保護車身不受結構的影響。性傷害。但是倒叉不是這樣的。雖然是直立的,但是硬生生的把沖擊力傳遞給了車架,而且前叉是可以更換的部件,車架損壞基本上就意味著整車報廢了。你寧愿犧牲哪個?
那么就不得不說說不盡如人意的缺點了,畢竟沒有什么是完美的。
首先是成本比較貴。與前叉相比,價格略高。從我們平時看到的下擺新車發布信息中,我們發現下擺往往被作為賣點。其次是重量,因為倒叉的套筒部分比前叉長,所以難免會比較重,所以倒叉不能做得太長,所以除非是刻意強調運動性,休閑太子車不會選擇倒叉。還有重心的問題。倒叉把較重的套筒部分放在上面,所以重心肯定高很多。像GL1800這樣的超豪車,不在乎一對前叉的成本,但為什么要選擇正面的Vertical前叉呢?其實對于這種巨無霸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操控。為了讓重達三四百公斤的鋼鐵怪獸不至于笨手笨腳,并擁有穩定的高速巡航性能,降低重心成為了重中之重。因此,工程師們將氣缸水平放置,將座椅放低,當然也選擇了直立的前叉。笨重的車身有著巨大的慣性和下壓力,使得增加的簧下質量可以忽略不計,更何況車廠也明白,購買這種巨無霸的消費者素質決定了他們不會像“暴走族”那樣開車“粗暴”(我不信有人會用金翼翹尾巴)。
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正向還原還是反向還原,都有其突出的特點。不能說一個比另一個好,而是要看哪個更適合場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比亞迪海豹DM-i內飾官圖發布 將于第三季度上市
- 2新款天逸C5 AIRCROSS將于7月25日上市 配置升級
- 3紅旗HS3正式上市 售價14.58-19.58萬元
- 4每日車聞:大眾ID.3降價引德國網友不滿/中國不限速高速來了
- 5魏牌高山DHT-PHEV內飾官圖發布 配大尺寸屏幕+零重力座椅
- 6每日車聞: 全新勝達官圖發布 三缸斯巴魯BRZ要來了?
- 2新款天逸C5 AIRCROSS將于7月25日上市 配置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