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的浩瀚星空中,一汽奔騰曾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背靠中國一汽這棵大樹,承載著無數期待與夢想。然而,時至今日,這顆星星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其沒落之路令人唏噓不已。

想當年,一汽奔騰以中高端汽車品牌的姿態橫空出世,推出了如奔騰B70等銷量尚可的車型,一時間風光無限。然而,隨著新能源時代的浪潮洶涌而至,一汽奔騰卻未能抓住機遇,反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如今,提起一汽奔騰,消費者更多是搖頭嘆息,而非昔日的贊譽有加。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品牌,如今卻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讓人不禁感嘆世事無常。
一汽奔騰1-7月整車銷售102437輛,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1-7月新能源銷量86461輛,同比增長264.7%。7月整車銷量14920輛,同比增長79.3%,新能源銷量13909輛,同比增長188%。乍一看,這些數據似乎讓人眼前一亮,仿佛一汽奔騰正迎來第二春。然而,深入剖析后不難發現,這些數據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泡沫。月均銷量不足1.5萬臺,對于一家成立近20年的車企來說,無疑是慘淡的。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有限的銷量中,近一半銷量竟來自定位最低的純電微型車奔騰小馬。這種靠低端車型勉強支撐的銷量結構,不僅稀釋了銷量數據的含金量,更讓一汽奔騰的新能源戰略顯得蒼白無力。
今年5月26日,在悅意07的上市現場,一汽奔騰悅意07產品CEO徐明干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喝下用座椅包材泡的水,以證明其環保無害。徐明并豪言:“口感不錯,我干了!”當然,在喝完水之后,“謹慎”的徐明也對這一舉動進行了解釋:“我喝這杯水,不是鼓勵大家拿皮子泡水喝,而是證明我們用的皮子健康環保。悅意07內飾及座椅采用行業首創的靈芝皮,環保生物基,零苯無異味?!?/p>
這一舉動,非但沒有贏得市場的認可,反而被詬病為嘩眾取寵。在專業儀器檢測和權威機構認證面前,這種原始而粗暴的證明方式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正式上市后的首個完整銷售月,也即今年6月份,悅意07的月銷量僅有462臺。悅意07上市后的慘淡銷量,更是對徐明這一營銷手段的無情打臉。徐明的這一舉動不僅暴露了其營銷手段的拙劣,更折射出一汽奔騰在品牌建設上的迷茫與無助。一個背靠一汽的品牌的CEO,不展現專業度也不展現穩重,反而東施效顰學習新勢力的營銷套路,既辛酸,也合理。畢竟,汽車行業的“解渴”之道,從來不是靠一場豪飲式的營銷表演,而是靠細水長流的價值灌溉。
一汽奔騰高管如此“拼”的背后,或許是一汽奔騰目前仍面臨著悅意序列銷量承壓以及公司三年虧損超94億元的雙重壓力。2022年-2024年,一汽奔騰凈利潤分別為-20.97億元、-29.58億元、-43.47億元,虧損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三年累計虧損超94億元。銷量只能粉飾卻不能造假,盈利能力則更是連粉飾的機會都沒有。
渠道為王,這是汽車行業的金科玉律。然而,一汽奔騰在渠道建設上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從2019年的1000家經銷商到2023年的不足400家,這一數字的急劇縮水,無疑是一汽奔騰渠道建設失敗的直接體現。在品牌認可度本就不足的情況下,渠道的萎縮更是讓一汽奔騰雪上加霜。消費者在面對眾多選擇時,往往會因為一汽奔騰的渠道不便而轉身離去。這種因渠道滯后而導致的客戶流失,無疑是一汽奔騰無法承受之重。
在微型車市場,一汽奔騰的奔騰小馬面臨著宏光MINI EV、長安Lumin等強手的圍剿。作為一款“三無”產品(無性價比、無品牌、無資歷),奔騰小馬在市場上顯得如此力不從心。即便價格已經降到了冰點,配置也幾乎無可挑剔,但銷量依然遠不如競爭對手。這背后,除了產品本身的問題外,更暴露出一汽奔騰在市場定位、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嚴重不足。在微型車市場這片紅海中,一汽奔騰的奔騰小馬似乎注定只能是一個悲劇性的存在。
面對銷量數據的虛胖、營銷手段的拙劣、渠道建設的滯后以及微型車市場的掙扎,一汽奔騰的沒落之路似乎越走越遠。作為一家背靠中國一汽的“大”品牌,一汽奔騰的墮落無疑讓人感到惋惜和痛心。然而,市場是殘酷的,消費者是理性的。如果一汽奔騰不能及時調整戰略、加強品牌建設、完善渠道布局,那么其沒落之路恐怕還將繼續下去。在未來的日子里,一汽奔騰能否走出困境、重振雄風?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