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緊湊型 十大車企2021年新能源策略
新能源補貼政策逐年變化,制定銷售策略一直是車企頭疼的問題。眼看2021年春節已經過去,補貼政策還沒有落地。如果是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著急。不過,與往年相比,今年企業的情緒稍微平靜了一些,在補貼土地之前,產品規劃和銷售目標已經陸續出爐。車內相對平靜的原因是什么?面對補貼進一步減少,車企給出的產品策略是什么?即將出臺的“汽車下鄉”等政策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60秒速讀:1。回顧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車企基本達成銷售目標。從產品銷量分布來看,微型電動車依然是主力,但已經開始向緊湊化過渡。2.從2021年車企新能源和新車規劃來看,緊湊型產品將成為企業的集中布局區域,緊湊型產品將成為車企競爭的主戰場。3.業內專家認為,微型電動車市場空依然存在,但補貼政策向高里程車型傾斜后,微型電動車成本難以降低,車企選擇暫時放棄微型車市場。4.目前有兩大政策有望對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影響:低速電動車管理辦法和汽車下鄉政策。
★補貼扭轉企業戰略,車企集體布局緊湊。
整體銷量方面,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喜氣洋洋”的態勢,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07萬輛,同比增長80.5%。車企方面,除長安、Zotye外,前十大車企基本實現年度銷售目標。
雖然在2021年補貼政策調整后,微型電動車市場已經出現下滑,但仍是當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銷售力量。2021年,微型電動車占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64%。2021年,雖然車企的產品銷售已經向緊湊型和中型轎車傾斜,但微型電動車依然是主力,年銷量33.2萬輛,占純電動乘用車的44.3%。前十大車企中,有一半是靠微型電動車沖進排行榜的,包括北汽新能源、奇瑞、江淮、江鈴、眾泰。
雖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2021年還沒有正式落地,但決策部門已經召開了企業溝通會,并產生了基本稿。帶著對補貼政策的一定心理預期,車企開始研究產品策略。從2021年新車布局來看,只有比亞迪和江鈴宣布推出微型電動車,前十大公司幾乎都計劃部署緊湊型或中型電動車。
不同策略的背后是不同的市場判斷和對自身策略的調整。比亞迪對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爆發式趨勢,每個細分市場都有機會。因此,比亞迪采取了全線布局的策略,微、小、中、MPV新車各1-2輛,并設定2021年全年銷量目標為30萬輛。
注:表中黑色標記代表2021年在售車型;標紅代表2021年上市的車型”
以微型電動車為主的北汽新能源也開始豐富產品種類,計劃縮減微型電動車的生產進度。據其內部人士透露,2021年BAIC新能源僅安排了約2萬輛微型電動車,而2021年EC系列車型銷量超過9萬輛,占比接近60%。2021年,BAIC新能源采取向上升級的產品策略,分別推出一款小型車、一款緊湊型車和一款中型車,完善產品結構。2021年BAIC新能源計劃的銷售目標是小型車占比達到50%-60%,緊湊型及以上車型占比達到35%。
SAIC乘用車的產品一直集中在緊湊型和中型轎車領域。2021年計劃新增4輛緊湊型電動車,榮威2輛,MG 2輛。榮威涵蓋了插電式SUV和純電動車,MG也是插電式SUV和純電動車。
SAIC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是穩健保守的,堅持專注于更容易控制成本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隨著2021年新能源補貼的下降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的大幅增加,SAIC乘用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近120%。
2021年銷量排名第四的奇瑞汽車也依靠微型電動車支撐銷量。2021年,奇瑞計劃新增一款中型純電動車捷途X70S EV。捷途是奇瑞2021年1月發布的全新品牌。它計劃通過對標寶駿,在低端市場有所作為。
和SAIC乘用車一樣,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緊湊型和中型轎車上。公開資料顯示,吉利計劃在2021年推出的車型均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包括一款小型車、三款緊湊型車和一款MPV。
排名第六的江淮汽車也采取了與BAIC新能源相同的產品策略,即豐富產品線,向上延伸布局。2021年,江淮計劃推出三款新車,包括小型電動車iEV7L、中型電動車iEVS4和中大型電動車iEVA60。
此外,長安還計劃在2021年推出緊湊型電動車,廣汽計劃在中、中、大型級別推出一款車型,江鈴將推出三款微型電動車,而Zotye表示暫時不便透露產品規劃。
★微型車市場依然存在,后續政策值得關注。
如果參照燃油車市場的發展規律,從微型車向中大型車市場發展是必然趨勢。那么,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達到了產品升級的水平?是不是意味著企業從微型車轉向緊湊型車就真的沒有微型電動車的市場了?
一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告訴,微型電動車沒有市場,但補貼進一步下調后,車企無法將售價降到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只好暫時退出這一領域。微型電動車和低速電動車一直重疊,甚至前者被認為是后者的消費升級。據山東省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11月,山東省共生產低速電動車60461輛,可見該地區市場需求依然存在。
補貼回落后,微型電動車的銷售價格會提高多少?以BAIC新能源銷量最高的EC系列為例。EC3起步價12.19萬元。按照2021年補貼標準,補貼后起步價為6.58萬元。如果不考慮補貼系數的要求,按照2021年流通的補貼標準,續航里程在250-300公里的產品可以獲得1.7萬元的補貼。假設不取消土地補貼,補貼仍為50%,EC3能得到的補貼總額為25500元。這意味著2021年EC3的售價接近10萬元,遠高于2021年的售價。
「EC3」
有人可能會問,補貼下降是為了平衡動力電池的成本降低來調整的。電池的成本降低不能覆蓋補貼調整嗎?上述分析人士認為,車輛成本下降不僅涉及電池成本,還包括整個企業的生產組織模式、開發成本和銷售渠道,這些都要適合低收入人群。目前汽車行業的高投入、高成本根本無法在微型電動車上攤銷。
微型電動車市場降低成本難,進入緊湊型市場已成為車企的共識。可以預見,2021年緊湊型市場將迎來激烈的競爭。這一點從北汽新能源今年推出EX5的低價策略就可以看出來。1月27日,北汽新能源推出純電動SUV EX5,補貼價16.99萬元,比其他競品車型低2萬元左右。
EX5
在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下降直至退出的情況下,車企基本持樂觀態度,認為新能源汽車價格在一定范圍內高于燃油車,消費者可以接受。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比亞迪的市場調研,新能源汽車價格比燃油車高出不到4萬元,用戶考慮綜合性價比是可以接受的。BAIC新能源原總經理鄭剛也認為,“即使比燃油車貴20%-25%左右,傳統燃油車的用戶也能更接近新能源車,這是我們這么多年研究判斷的結果。”
除了補貼的政策因素外,影響微型電動車市場的還有兩大因素:低速電動車的管理措施和“汽車下鄉”政策。這兩個政策影響的領域是四五線市場,有一定的交叉性。目前還沒有關于這兩項政策的具體表述,但其中任何一項政策的落地都有可能刺激四五線汽車消費市場,兩項政策能否合力釋放市場消費潛力值得期待。
全文摘要:
雖然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有所下滑,但車企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已經公布2021年銷售目標的汽車公司已經設定了大幅增長的銷售目標。此外,除了專注于緊湊型車型,汽車公司也開始布局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分析人士認為,這證明車企正在尋求擺脫補貼,逐步走向市場化。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還沒有正式落地。預計新的補貼政策將像去年一樣,留下幾個月的過渡期。在新政正式實施之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將迎來一波勢頭,這將給2021年的汽車市場帶來一波紅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