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吉利自由艦1.3怎么樣及吉利自由艦1.3的性能如何
自由艦于2005年8月上市,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2007年9月,它推出了小改款。自由艦目前價格為4.98萬~ 6.58萬元,在國內市場最便宜的三廂陣營中名列前茅。
3.外觀感知
自由艦外形設計最大的話題應該是它模仿了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一代車型)。小改動方面,吉利對一些細節進行了修改,使整車比原車更加和諧,尤其是從側面。從上到下的過渡非常自然,加上鈑金和油漆良好的做工效果,自由艦的外觀與以往所有吉利汽車完全不同。如果真要挑剔的話,帶有奔馳痕跡的前臉應該會有點“不和諧”,但吉利高層對奔馳的“推崇”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總的來說,自由艦的造型雖然還有“洋氣元素”,但應該算是吉利旗下最“體面大方”的車型了。
4.形狀細節
小改之后,自由艦艦體細節略有變化,設計更加精致,做工效果令人滿意。改后大燈變成了花生形狀,更接近奔馳風格。難得的是燈內做工更加精致;進氣格柵和尾燈變化不大,發動機蓋兩側的波浪形表面讓吉利展現了鈑金工藝的實力,印象效果不錯。
一套六幅式的輪圈營造出年輕的氣息,尾部的鍍鉻飾條用英文標了一個大大的“GEERLY”,說明對你的品牌的信心有所提升。
5.汽車氛圍
自由之船
自由之船
自由艦的小改款最大的變化是內飾。現在整套內飾不僅是全新的,而且完全是原裝的。新內飾采用了更加年輕化的圓形出風口設計,色調搭配依然采用了流行的上深下淺的風格,但新色調比老款更加溫暖和諧,并且加入了流行的仿金屬裝飾板,更加清爽。老自由艦的內飾模仿了寶馬的風格。如果說內飾有些與眾不同,那么新內飾就是回歸本分,走主流,而走主流最大的好處就是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6.內部細節
自由船
自由船
自由船
受限于成本,自由艦的內飾用料相對便宜,但細節整潔協調,還是令人欣慰的。在空間不大的車廂里,新方向盤的直徑顯得有些過大;音響的按鍵有點小,但是音響和空調的控制按鍵操作質感不錯;自由號的喇叭按鈕設置在轉向信號桿上。這種設計并不“主流”。只有老款富康(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用這種詭異的設計。從門的對比可以看出,自由艦的門可以分階段開啟和關閉,實際門的分類感相當明顯,這也是另一個令人驚訝的細節。
7.便利設計
自由船
自由船
自由船
與舊款內飾相比,新自由艦的車廂功能設計有所改進。除了手套箱、門板儲物格、手枕盒等基本物品外,中控面板下方還有一個手邊可用的儲物空間,手剎附近也有一個隔間,可以放置車票和卡片。這些東西在日常使用中會很有用。但是在新自由號的車廂里,還是很難找到杯架的身影,這不得不說是一大缺失。
8.座位和空間
自由船
自由船
自由艦全系列采用法蘭絨與面料相結合的座椅面料,不配備真皮座椅,彰顯實用路線。然而,淺色的座椅不夠臟,使用者需要小心
后排座椅比較平,大小適中。兩個獨立頭枕對于這樣價位的車來說是一個亮點。不過由于自由艦的軸距并不長,后排腿部空間僅夠用,但下方中央凸槽值得稱道。
9.尾部隔間
自由之船
自由船
樹干的形狀“深邃”,但內壁不是特別整齊;后座雖然不能分成4/6部分,但整個靠背可以放倒,實用性也是占了。但是,小細節有問題。后排座椅靠背的兩個角會干擾靠背的傾斜動作,導致靠背不能完全放平。
自由船
另一個疏忽是行李箱蓋。剛打開后備箱蓋的時候,感覺它的下緣偏低。后來我從后備箱拿相機包的時候,后腦勺真的撞到后備箱蓋了。這個“慘痛的教訓”印證了之前的推斷。不過后備箱也是小心翼翼:備胎的“縫隙”里有一個存放東西的盒子,可以裝一些利用率不高的車載物品,私密性也不錯。
10.發動機和變速箱
自由船
自由艦搭載的1.3L發動機是吉利自己生產的MR479Q,雙頂置凸輪軸,四缸16氣門。出廠標稱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別為63kW@6000rpm和110Nm@5200rpm。
這臺1.3L的發動機除了聲音有些沉悶粗糙之外,初轉速還是挺稱職的,日常駕駛也沒什么問題。雖然從出廠的數據來看,似乎有不錯的高翻能力,但實際高翻表現一般。4000轉后,提速已經變弱,只有聲音大,看不到明顯提速。
在自由艦上,吉利開始匹配自己的自動變速箱,但1.3L車型還沒有自動變速箱,使用的是五前速手動變速箱。傳動比設置也偏向于日常輕松駕駛,前三擋的速度差不大,日常駕駛時換擋容易平順,提速更主動,對于習慣“低速高擋”的用戶也更容易。
11.操縱感情
自由船
自由之船
自由艦雖然是一款尺寸還過得去的轎車,但整體操控還是保留了傳統微型車的感覺。首先,方向盤朝上,會減少駕駛員抓方向盤的投入。雖然方向盤和駕駛座都可以上下調節,但是方向盤直徑太大,使得調節空間變小。即使是身高170的作者,也沒能調整出一個感覺最和諧的坐姿,只好抱著“放松”的心態來駕駛。這個環節暴露了自由之船在人體工程學上的不成熟。
自由艦的車廂中控臺不高,窗線不高,整體視野比較開闊。所以坐進駕駛室會覺得自己的坐姿有點高(實際座椅高度并不高),“別扭”的方向盤也加重了這種坐姿的感覺,“坐得比較高”也是傳統微型車的一個特點。
雖然變速箱操作不舒服,但是擋位還是比較清晰,上手不難;其他操作環節也很好用,加上較小的車身和良好的視野,日常駕駛完全可以勝任。如果開的有點猛,還是覺得底氣不足。方向盤不夠舒適,這是一個影響因素。它的四輪獨立懸掛調校偏軟,過彎時有明顯的側傾,也讓人不敢太用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艦整體機械感不及金剛甚至前景。畢竟吉利已經在平臺上摸索了很多年,自由艦的技術更加精良和成熟。
12.乘坐感覺
自由之船
自由艦的底盤源自李霞平臺。雖然軸距有所變化,但前后獨立懸架的結構設計變化不大。雖然四輪獨立懸架的規格聽起來挺高,但其實是80年代的產物。正如我們多次說過的,懸掛的調整比基本形式更影響實際性能。
在公路行駛時,自由艦的懸掛設置偏軟,前后獨立懸掛應對震動相當有效。再快一點的時候,振動過濾感可以令人滿意,但整體懸掛還是不夠精準,這也傳達了底盤的松薄感。雖然車廂一般與環境噪音隔離,但路面噪音和底盤噪音不會很擾人。車速越快,進入車廂的噪音更多的是發動機噪音和風噪。
總的來說,除了后排空間較小,自由艦的乘坐感尚可。當然,如果吉利能進一步“反哺”底盤,尤其是改善廉價車標志性的輕薄,我們會更歡迎。
13.新車點評網總結
自由之船
優勢:
外觀得體大方,整體效果得體;
內飾風格回歸主流,更易接受;
內飾細節協調整齊(與同級別相比);
隔層儲物空間更大,使用方便;
手動變速箱設置合理,日常駕駛使用方便;
軟設定的前后獨立懸架,減震效果好;
底盤不吵(同級別相比)。
缺點:
方向盤的大小和角度不合適,不容易得到理想的駕駛姿勢;
后排座位空間只夠用(不如同價位新款);
車廂內缺少杯架,影響日常使用;
后艙蓋開口較低,容易磕碰;
發動機的高速性能缺乏活力;
整車機械感覺還是生澀(比吉利其他車型好),還是達不到樂趣操控的訴求。
近年來,吉利銷量不斷攀升,其中自由艦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吉利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積蓄了力量。自由艦的開發源于豪情,美日平臺,融入了自己消化的技術和思想。可以說是吉利家族中最“無辜”的一員,原創度極高。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市場磨礪,機械成熟度也高于目前吉利其他車型。所以自由艦的出現可以說改變了吉利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吉利確實想把它做好。
隨著金剛和遠景的出現,吉利在40 ~ 10萬元區間鋪設了密集的產品線,而自由艦現在生活在遠景和遠景之下,專注于實用路線。環顧市場,自由之船最直接的對手是云起和三湘魏徵,他們的定位、規模、形象甚至價格都差不多。至于同價位的奔奔(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奇瑞A1(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QQ6,他們的年輕生活路線與上述三廂車不同,相信客戶群體也大相徑庭。
云起是老車,雖然形象過得去,但確實有審美疲勞的缺點;魏徵可以說是自由之船的直接反對者。相比之下,自由艦外觀更亮,內飾做工更體面,駕駛品質略高,體現了吉利的進步,是自由艦的強項。但自由艦在發動機、懸掛調校、駕駛協調等方面與魏徵還有一定差距,需要技巧積累。總的來說,新一代吉利汽車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接下來消費者應該期待的是其“內涵”的提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