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屆上海車展,日本大發工業株式會社與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新概念小型車強勢出展,其邀請的世界著名魔術師麥考·丹貝斯特加盟的新車發布儀式吸引了車謎的眼球!
從當年的技術轉讓方式進入中國的"紅夏利","黃大發",再到富有特色的緊湊型SUV特銳,應該說大發的身影總是在中國的市場上徘徊。而大發卻選擇在今天這樣一個時機進入或者說重返中國市場。其眼中的中國市場的機會是什么,就中國微車市場、大發又有哪些優勢呢?……
就這些問題,記者有幸采訪了大發工業株式會社社長箕浦輝幸。
坐在記者面前的箕浦社長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他說,首先就大發本身來講,今年正好是大發成立100周年。在日本的汽車家族中,大發是歷史最悠久的廠家。大發一直是以生產小型車為中心、小型車為主體。從今年開始,日本出臺了一個微型汽車規格,在這個領域政府予以優惠政策,而大發主要就是生產這個領域的車。在日本大發在這個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居第一位。而在中國隨著世界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中國政府十分關心這些問題。中國政府在2006年制定了許多鼓勵小型車市場發展的政策,從世界潮流來看,中國小型車的時代也會到來,在這種時代,這種背景下,作為擅長制造小型車的大發,現在正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合適的機會。
就合作伙伴問題,箕浦社長認為,一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而中國的北方有很好的勞動力資源,人員素質高,而且有很好的大學。一汽集團也希望在小型車的方面投入更多力量,而"大發"則愿意提供這些方面的經驗、能力、技術,所以雙方在小型車合作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
就生產計劃箕浦介紹說,這款車一年生產3萬輛,但是在生產能力方面我們已具備了6萬輛的生產能力,如果銷售看好,"大發"隨時可以擴大產量。價格方面,"大發"推出的這款新車,將有一個消費者非常容易接受的價格。預計6月份正式上市,定價在7-10萬元之間,主攻家庭用車。正式命名為"森雅"。
中國有句古語叫先入為主 ,面對競爭激烈中國市場,遲到中國的大發制勝的法寶是什么?面對這一問題,箕浦社長胸有成竹,他說: "大發在日本國內已經取得微型車的第一位,超越了'鈴木',實際上它在日本真正致勝的原因我認為還是它能夠提供顧客真正需要的產品。為什么能夠提供這樣的產品呢?就是因為大發現在的這種精神和做法,我們事先去花很多的功夫去調查用戶的要求,然后根據用戶的要求開發,這種產品真正地體現了用戶的需求,不能像一般的做法,就是找一大堆雜志,然后找哪些是用戶喜歡的,既然雜志上登出來的,也就沒有必要研究了,所以最主要的原因是下了自己的功夫,提供了顧客能夠需要、顧客能夠滿足的產品。大發進入中國的時間是晚了一些,但是和以前的確是不一樣,從前小車也不太受關注,實際上都是大型車的廠家先進入中國,日本現在的車就是這樣。因為大發沒有生產大型的轎車,所以那個時候也沒有機會進入"。
"現在是因為小型車非常受關注,機會應該是來了,那么小型車受關注,說明小型車市場在擴大,它的需求在擴大。如果市場在擴大的話,那么不生產小型車的廠家也會轉向這個領域,所以會造成競爭更加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競爭要取勝的話,大發也在考慮怎么樣才能取勝。實際上就像剛才所說的超越'鈴木'的原因,是向顧客提供了它需要的產品。在中國也是一樣,我們就必須要腳踏實地下功夫,去真正地弄清楚:中國的顧客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小型車?一旦弄清楚這個需求之后,還要求速度、要求你的努力、要求你的智慧,要集中這些東西,要比別人更便宜、質量更好、更早、更快地做出來中國顧客所需要的這些產品"。
"所以我們派了很多的技術人員、工作人員到中國來長期出差,就是為了拿出他們的智慧、拿出他們的努力,這是一條很艱苦的道路,但是只有通過這條艱苦的道路,花了很大的努力,我們的產品才能夠得到中國顧客的喜愛,我們也能夠在中國提高市場占有率,我有這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