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能源新政 英菲尼迪QX56退出北美
“這個丑陋的大家伙使我喪失了對日產的尊重”,當日產宣布將英菲尼迪QX56在密西西比的生產線遷至日本,美國人Adam說,很高興看到它離開美國。
在減能節排的倡導下,英菲尼迪QX56的大而無當就像恐龍一樣不合時宜。
美政府新政
一心祈禱美國市場復蘇的大排量SUV制造商們的這一幻想正在化為泡影,總統奧巴馬頒布的節油減排新政足以撲滅前者的熱情,哪怕北美買家對這些龐然大物重新發生興趣。
奧巴馬希望通過一項新的汽車排放和油耗標準把那些大排量汽車趕出美國。該標準將于2012年起開始實施,將汽車節能標準逐年提高,到2016年實現平均能耗每加侖汽油行駛35.5英里的預定目標。這相當于每100公里耗油8升,僅為眼下1.6升排量汽車的城市工況油耗。
這無異于宣判了日產高端品牌英菲尼迪QX56的“死緩”命運,1加侖汽油只能驅動這個配置5.6升引擎的龐然大物在城市中行駛12公里。盡管日產在3月的紐約車展剛剛發布了QX56的新一代車型,日本人仍不得不去西亞和中國為其尋找買家。而與此同時,通用汽車公司已經決定放棄同級別全尺寸SUV的后續研發。
“大排量汽車帶來的問題會在未來受到諸多制約,必定沒有市場。”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院長劉寧對此深信不疑。
不過,日產中國英菲尼迪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對這一說法拒絕發表評論,“我不方便回答這一問題。”他說。
北美被逐
在中小排量經濟型車和電動汽車上,日產展示出了其過人的競爭力,但就匹配高檔汽車的動力技術而言,平庸的表現遠不足以與歐洲企業抗衡。油價上漲對QX56這類百公里城市油耗超過20升的龐然大物來說是一場滅頂之災,它們毫無意外遭遇了消費者的冷遇,大排量的全尺寸SUV正在受到美國人的唾棄。
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對原油的需求卻占到世界總需求的25%,美國人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該國總統奧巴馬巴不得將罪魁禍首之一的大排量汽車攆出美國。
“當前美國汽車業的現狀簡直不可接受,”奧巴馬說,在過去的十年里,美國汽車業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幾乎毫無建樹,而一項新的排放和油耗標準將幫助制造商們生產出“符合21世紀要求的汽車”。
這無異于宣判了日產高端品牌英菲尼迪QX56的“死緩”命運,為討好北美買家而誕生的QX56注定不再能取悅這一市場。
退守日本
QX56更無法在歐洲找到擁躉,那里的買家對此類犧牲了操控性、完全向美國市場妥協的產物毫無興趣。
作為二流高檔品牌,英菲尼迪在2008年嘗試進入歐洲以來,至今都未能擺脫糟糕的業績。在其不足15 萬輛的全球銷量當中,高達80%的份額仍舊依賴北美市場。今年前3個月,英菲尼迪在英國僅售出16輛汽車。
由于北美市場的萎縮,日產被迫將英菲尼迪QX56的生產線由密西西比遷至日本本土的櫪木工廠,希望接近富有的西亞或者中國,以找尋新的生存空間。
“這個丑陋的大家伙使我喪失了對日產的尊重,很高興看到它離開美國。”當日產做出將生產線遷至日本的決定,美國人Adam說。
和QX56一樣的全尺寸SUV正面臨絕境,而日產認為在中國可以絕處逢生。低碳和環保甚至不會成為影響富有買家們消費行為的因素之一,僅40%的大排量消費稅不足以醫治他們的炫富心理。
但日產似乎太急于從新興市場榨取利潤了。與北美地區567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7萬元)的零售價格相比,中國人將為QX56支付數倍于前者的成本,其差價足夠再購買一輛BMW X6 xDrive35i。 (文章出處:時代周報)
相關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