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人在寬大舒適且動力澎湃的車內,我從收音機里聽到關于中國無車日的報道.周一的早晨我用了1小時15分到公司, 在理想路況狀態下只用35分鐘就可以了. 很顯然我不是唯一的一個沒能改變出行習慣的人,但這不應是一個借口.
然而以一種不太負責任的說法就是: 即使我愿意,我也無法改變我的出行習慣. 從我住的地方到我工作的地方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到2010年我住的小區門口會有一個地鐵站.到2012年, 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時我會在哪兒……
城市里汽車造成交通阻塞問題不可以簡單地歸結成一個使用者的行為問題.比這要復雜些.這也是一個經濟問題.我住得離城比較遠,不時因為我喜歡這樣. 是因為在當年用我岳父母的錢買房子時,這里是唯一的一處房產價格是我們所能承受的.
上個星期我的一個女同事告訴我在一份房地產報紙上看到了有關我的小區的報道. 3年間這個小區的房價上漲了不止是一倍. 要是以今天的價格,我可能根本無法住在我現在的這個房子里. 我要住得更遠了,肯定要到6環了. 這是一條知名的定律:城里的房價越漲,郊區的人就住得越遠,因此交通堵塞的現象就越嚴重.
雅加達的交通擁堵狀況比北京還要嚴重.(我記得在一個工廠的門口,我在車里睡著了,40分鐘后我醒了.我們只前行了100米.)為此市政府強制規定必須拼車出行.在高峰時期,只有那些搭載3名以上乘客的車輛才能進入市區.這一創舉沒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可是卻開啟了一個新的商機:那些失業的人站在路邊等待被雇搭車以達到足夠的人數通過檢查站.
我們也做出了一個小小的努力,我和我的夫人今早只開一輛車上班.這樣北京的道路上就少了一輛車.即使是這樣,這樣一來我們車上還是有2個空座位.我給我的夫人提議在我們社區的論壇上發帖子,征集拼車的人.去年我們就這樣做過,可是沒有成功.也許今天這樣的提議會得到響應?我的提議是:有一輛漂亮的車,可提供2個座位,出發時間早上7點-7點30之間,出發地點大興黃村到CBD.晚上返回時間不定,大致在19點.禁煙....
這就是我為”無車日”的成功所做的貢獻. (摘自:小樂看中國的博客)
姓名:小樂
職業:**
年齡:**
位置:中國,北京
個性介紹:
我是個法國人,有幸在中國的好幾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澳門生活了9年多。從四年前開始,我在北京的一家大型外資汽車企業工作。我個人認為我不是個浪漫的人。我試著了解我生活的這個國家。
這個博客并不是個談論中國的博客。誰敢這么說,那是多自不量力啊。這也不是一個針對汽車的博客,盡管我不時地總要談起它。在這個博客里,我也不會泄露公司的事。開通這個博客,主要是為了能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一些事情,對自己不平凡的經歷—長期生活在一個不是自己的根文化的另一種文化的經歷做個總結。長期以來,我一直保持著給家人寫信的習慣。隨著網絡的發展,現在又出現了網絡視頻和網上電話,已經很少還有人保持傳統寫信的習慣了。這個博客首先具有內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