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日、美車系汽車巨頭的激烈打壓,歐洲汽車在中國的領頭羊--
大眾汽車也開始出現業務下滑的現象,雖然
大眾仍然是我國轎車市場的領先者,但是它的優勢地位在今年6月份也曾被
通用汽車撼動過。
歐洲在華投資汽車企業不得不開始尋求整個歐洲汽車工業在中國的共同利益。10月29日,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正式在
北京開設中國代表處。由大眾、
寶馬、戴姆勒—
克萊斯勒、
標致雪鐵龍、
雷諾、
菲亞特等13家歐洲主要汽車制造商組成的歐洲汽協選擇這個時機進入中國,其背后的含義十分耐人尋味。我們不妨從現任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大眾汽車公司董事長畢睿德博士在答記者問時的言詞之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門外漢擔任掌門人
畢睿德博士表示,北京代表處沒能夠更早設立,最重要的原因是擔任駐華首席代表的人選遲遲沒能決定。如今這位首席代表是幾經遴選最終勝出的。
這位首任駐華首席代表戴麟是比利時人,此前曾擔任法國耐克森集團大
中華區
總裁,在中國有20年的生活和工作經驗,是位名副其實的中國通。然而,耐克森集團是世界電纜業巨頭,與汽車業毫不相干。
委任一位汽車行業外的“中國通”擔當如此重任,歐洲汽車工業協會設立代表處的意圖已經有所表露。
政府公關意圖明顯
畢睿德一再澄清:“協會的成立不是為了擴大旗下車廠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而是為了加強它們與中國政府機構對話的力度。我們的目標是給企業提供好的產業、技術和市場等環境,但無意影響產業格局。”
為了證明這一點,畢睿德在回答“ACEA為何入駐北京而非上海”的提問時,再次用類比的方式作了解答:“我們ACEA在1991年成立時,之所以把總部設在布魯塞爾而非別處,就是因為這個地方靠近我們所需要加強溝通的議會、國會。”他認為,北京相比于上海,顯然具備與布魯塞爾一樣的政治優勢。
畢睿德表示,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與汽車產業政策制定者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在汽車
排放標準、環保、汽車安全標準等方面加強合作。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將密切地與各成員公司駐華代表處協調,并和中國主管部門就與汽車產業相關的問題進行溝通。
中國市場充滿誘惑
繼1995年歐洲汽車工業協會設立東京代表處后,北京代表處是該協會在海外開設的第二家代表機構,歐洲汽車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畢睿德博士預測,未來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率會降低到15%,但與其他國家1%、2%的增長相比,這個增長率仍讓人樂觀。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的成員公司多數在華有重要業務,其總和產量約為中國汽車總產量的一半,歐洲制造商的總投資額相當于中國汽車行業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60%。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在發表的聲明中稱,該協會是其成員公司利益與觀點的代表。
標準法規可資借鑒 對于一個駕駛者來說,歐盟和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可能只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并不具有什么現實意義。但是歐Ⅱ、歐Ⅲ標準卻與我們密切相關,因為我國目前實行的機動車排放標準主要是參照歐洲標準制定的。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分析認為,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是一個事務性質的機構,他們在汽車法規和標準方面可能會與我國進行深入的合作。在汽車標準和法規方面,歐洲有著比較完備的體系,值得我們學習。
這一情況已經在一年前成立的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上有所體現。據日本
本田汽車北京辦事處朱林杰介紹,在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制定過程中,日本汽車工業協會駐華代表處曾向
本田汽車征求過意見,然后整理日資在華企業的意見反饋給中國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