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只漲不降,高額利潤從何而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面對諸多議論,昨天石油三巨頭首度回應公眾質疑。
中國石油行業三大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處在強烈的聚光燈下。三巨頭的高額利潤從何而來,社會責任感如何等問題更是引來了諸多議論。昨天,在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央企負責人會議的間隙,三巨頭的負責人在全國30多家媒體的40多位記者面前集體亮相,首次就各界最為關注的問題敞開心扉,一吐為快。
●疑問:漲價支撐暴利?
●回應:漲價只是次要因素
一邊是國內油價的連續上調,一邊是油企利潤的節節攀升,三巨頭的利潤是不是從老百姓的口袋里直接掏出來的?“漲價是原因之一”,中石油老總蔣潔敏坦言,“但利潤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的清理整頓,改革分流,降低成本和挖掘潛力。”過去三年,中石油共撤并了8000多個銀行賬戶,債務規模縮減了1000多億元,去年一年光降低成本產生的效益就達到100億元。中石化由于80%的原油要在國際市場采購,價格倒掛致使其煉油企業一年虧損四五百億元,為保證利潤,其平均每年關停落后煉油能力1620萬噸,數十萬員工在整合中被分流。中海油老總傅成玉則表示,去年其萬元增加值的綜合能耗及用水量分別下降了14.9%和22.7%,省下來的錢都成了利潤。
●疑問:國內油價為何只漲不跌?
●回應:目前價格仍然倒掛
近三年國內油價已累計上漲十多次,而其間國際油價有漲有跌,目前已從每桶80美元的高位跌到50多美元,為什么人家漲時,我們的成品油價格跟著漲;人家跌了,我們怎么不見下調?“為把油價控制在公眾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我國對成品油進行了政府定價,而這個價格要遠遠低于國際市場的油價,這就是價格倒掛。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我們的成品油價格也還是倒掛的。”蔣潔敏說,以2006年12月為例,國內汽、柴油出廠價分別為每噸5200元和4570元,而同期新加坡汽、柴油出廠價每噸折合人民幣5509元和5352元,分別比國內高了309元和782元。
●疑問:打破壟斷是否更好?
●回應:公眾及國家都可能遭遇“油荒”
石油行業需不需要壟斷?蔣潔敏回應道:“石油號稱國民經濟的血液,誰也不會讓別人掌握自己的命脈。在世界各國,石油都由國家壟斷經營。各國的石油企業最多不超過3家,有的甚至只設一家石油公司。”國務院剛剛出臺的《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也明確了石油行業必須由國家控制。中石油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8000億元,總資產14000億元,這樣的規模在國內的確大得驚人,但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一規模僅是BP(英國石油公司)的九分之一。打破壟斷會不會對公眾更有利?中石化副總王天普說:“前幾年國際油價低時,一些小煉油廠也煉油賺錢;這幾年國際油價走高,以國內現在的成品油定價,根本無利可圖,他們就關門歇業。要是我們也這么干,司機們就無油可加,一切喝油的機器都轉不起來,國家就會鬧‘油荒’。”
●疑問:巨額利潤哪兒去了?
●回應:上繳、分紅及擴大再生產
石油三巨頭均在國內最賺錢的公司之列,其中,中石油的利潤總額已連續多年穩居中國境內所有企業之首。2006年,中石油和中海油的利潤又分別達到1850億元和480億元,中石化的利潤預計也在300億元以上。“這些錢都花到哪兒了?”蔣潔敏解釋說,33%要上繳給國家,剩下的67%又分兩塊:45%用于股市分紅;55%拿出來進行再投資。“石油越采越少,中石油的資源每年遞減6%。要保持產能,每年至少要增加1000萬噸的產量,這就需要不停地勘探、開發新油田。而石油又是投資密集型行業,僅2006年,中石油的投資就超過了2000億元。
●疑問:為何不在國內上市,讓國人分紅?
●回應:回歸A股是心中之愿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其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均在香港等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為此每年三巨頭都要拿出數百億元的利潤與境外股東們分享。像這樣業績優良的企業,為什么不在國內上市,讓國內的股民們分享其經營成果?三位老總均表示,肯定要回歸A股。傅成玉說:“當年國內股市還不規范,去境外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別無選擇。回歸A股,一方面要讓中國人分享中國企業的經營成果;另一方面,境外上市的經歷已使中海油成為一家高素質的上市公司,我們的回歸也有助于國內資本市場的規范。”王天普表示,回歸A股并無政策障礙,目前已在運作之中。
●疑問:中石油社會責任感全球倒數?
●回應:是在全球最有責任感的64家企業中排第63
前不久有媒體說,中石油的社會責任感在全球倒數第二。“事情完全不是這樣。”蔣潔敏講述了來龍去脈:美國《財富》雜志根據2006年7月15日之前企業對公益事業的貢獻大小排出了全球64家最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中石油名列第63位。到了國內某媒體那兒,就成了中石油的社會責任感排倒數第二,一件原本挺光榮的事情就這樣變成了一條負面新聞。蔣潔敏說:“排名第62位,也就是倒數第三的,是剛剛把85%的財富捐出來的股神巴菲特!”石油三巨頭負責人均表示,今后每年都要發布本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報告,讓公眾來評判自己究竟有沒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