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公休三天,李豐一天都沒在家歇著,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就來到了4S店。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這幾天是新年假期,新的一年開始了,而相同的是來看車的人還是這么少。
“汽車銷售不斷創新高,可我的日子怎么越來越不好過呢?”望著空蕩蕩的展廳,李豐一時迷惘了……
李豐是京城一家4S店的負責人,他的店位于北京城東邊臨近五環路的地方。“路遠、人少是我們這里最大的特點了。”李豐自我調侃著。
打出各種服務牌
“我們周圍共有十幾家品牌4S店,最近一段時間,我問過多家其他品牌4S店的負責人。他們的答復如出一轍,現在單純靠整車銷售,已經沒有什么利潤可圖了。”李豐告訴記者。
與之相處不遠的別克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3年前的日子特別好過,那時買車人多,賣車的4S店少,汽車品牌也沒有現在那么多,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并不大。現在盡管買車的人更多了,但同時4S店成倍增長,汽車品牌成倍增加。在采訪中,不止一家經銷商的老總對記者如是說。
目前,各品牌經銷商都推出不同形式的增值服務來吸引客源,一方面來促進車型的銷售,另一方面吸引客戶能夠留在自己的4S店保養。
記者在采訪了多家品牌經銷商后了解到大致的服務方式有如下幾種。文化牌:組織購車人參加中國文化之族、尋蹤覓跡,近的國內,遠則東南亞;藝術牌:與國內著名的大學或藝術家進行車與藝術的交流,打著提升車主藝術文化品位的招牌來吸引購車人;車友牌:利用“五一”、“十一”、春秋兩季組織車友進行環保植樹活動,以保護北京環境,讓北京天更藍為由讓平常素不相識的車友們廣泛交流;下鄉牌:到北京周邊的貧困地區送溫暖,多以送書下鄉、送電腦下鄉、送衣被下鄉為主。免費服務周:在一年中的某個特定時間,進行為期一周或兩周的免費服務活動,當然,免費項目多是以檢測為主。
專家預測
服務整合即將到來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在市場調研時稱,“未來中國汽車服務行業發展的方向就是服務的整合,以網絡輻射社區、輻射市場。”
張小虞說,隨著汽車銷量的增加,汽車服務成為全社會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他認為行業和企業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以及消費者能得到多少利益,將成為衡量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標準。未來中國汽車服務行業發展的重點,就是為社會提供更優質服務,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你給客戶提供方便、實惠的服務,他就會相信你,以至依靠你,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市場。”
學者聲音
生存關鍵看服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薛旭曾為多家知名企業提供咨詢,他認為,像汽車這樣的大宗耐用消費品,消費者對其服務的需要伴隨產品整個使用過程,買后需要定期維護、修理。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務,才能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固、互惠互利的良好關系。因此服務不僅僅是服務,也是營銷。
他認為,對于汽車廠家來說,提供好的服務能夠提升自己品牌的價值。對于經銷商來說,好的服務是打造自己品牌的主要手段,也是盈利的主要來源。
“硬件環境是一方面,不斷提升服務標準,創造性地為客戶提供舒心、放心、省心的服務才是吸引人的法寶之一。”薛教授如是說。
社會看法
掌握客戶把握市場
業內專家賈新光認為,汽車專業服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服務質量的好壞決定了客戶的滿意程度,從某種程度而言,服務已經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一旦增值服務被很好地完成,也就意味著下一次營銷的開始,意味著二次購買潛力;同時也相當于一種企業廣告,為企業贏得信譽和口碑的重要手段。
汽車流通業專家且小鋼表示,國內車市正在從“賣車”向“賣服務”轉型,不少廠商的職能已經從以制造為中心轉變為以服務為中心,進入了“后市場時代”,將來用戶的忠誠度就是靠服務來體現,掌握了客戶,同時也就把握了市場。
其實不管出什么牌,只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真誠地為他們服務,就會贏得他們的信任,就會主動請經銷商做他們的車“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