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務用車集體演繹“胳膊肘向里拐”
縱觀歷史,我國政府用車的采購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而不斷的發生變化。從前,政府對中國品牌的采購,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民族情感和支持民族工業發展。我們都還記的共和國元首閱兵時那“紅旗”飄飄的年代,紅旗是那個年代中國車的旗幟。
紅旗之于中國,如同凱迪拉克之于美國,賓利之于英國,從專利技術乃至民族情感方面,都是所屬國的自主品牌汽車。而放眼國際,各國官車采購不約而同地集體向本國企業自主研發的車型傾斜。
今年6月,美國政府宣布,作為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將花費3億美元購買17205輛汽車,采購對象為福特、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三家公司。政府采購國內自主品牌產品,美國政府并不是個案。
英國皇家官方出現在正式場合一般采用9輛豪華轎車,其中兩輛賓利、4輛勞斯萊斯都有英國血統。不過2003年勞斯萊斯品牌被寶馬收購后,英國女王似乎更青睞賓利了。
意大利政府機關、軍隊、憲兵、警察的公務用車幾乎全部為國產車。政府有時也常以稍為優惠的價格購買國產滯銷車,為企業解決負擔。意大利總統、總理的座駕用的是藍旗亞,現任總統的座駕是一款1963年版的藍旗亞Flaminia。
日本將政府用車的范圍劃定在國內車企,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駕”都是豐田、日產設計的皇家車。公務用車由兩家公司競標產生,可以說,日本公務車市場根本沒給國外汽車企業留下任何機會。
德國政府雖沒有明確要求把“國產車”作為公務用車的選購類型,但國內明文規定,不準購買歐盟以外生產的車輛。德國政府配備公務用車的標準是:聯邦總統和聯邦議院議長為奔馳450;聯邦總理和副總理為奔馳350;各部部長為奔馳280型;各部國務秘書相當于副部長為奔馳230型。德國女總理默克爾裝備的專車為奧迪A8L。
如果汽車大國選擇自主品牌是一種必然,那么汽車工業發展一般的國家堅持使用自主品牌則是力挺本土汽車業的表現。馬來西亞總理坐的便是國產車,這輛銀色的“英雄牌”國產車檔次僅僅相當于豐田的花冠系列。
印度總統的“座駕”是“大使”牌國產車,檔次相當于中國的夏利車。印度政府在有關公務用車規定中特別強調,印度政府各級官員,包括總統和總理,都必須使用國產汽車,嚴格禁止使用進口車。上至總理,下至縣官的標準“官車”都是一款非常類似于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牌技術的小車。
俄羅斯官員若乘坐進口轎車出行會被認為“有損國體”。普京本人一直都是國產車的“形象大使”,曾在會見來訪的土耳其總理時,展示自己前不久新買的國產“尼瓦”汽車。他所乘坐的是俄利哈喬夫汽車廠為其專門設計的一套出行用車款。
事實上,假如一定要在全世界的“官車”中尋找共同點,“民族自主品牌”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詞,越是汽車大國,越是在政府采購方面偏向于民族品牌。
公務車的選擇體現了一國的形象與風貌,所以“國貨”自然成為了“官車”的優先選擇?v觀世界各國,尤其在一些汽車業發展成熟的國家,都秉持著“胳膊肘往里拐”的原則選擇本土汽車品牌作為公務用車。
政府在采購中更多地向自主品牌傾斜,對于國產汽車品牌的發展與成熟,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一來可以加強國內車企的競爭局面,促進自主汽車品牌的茁壯發展;二來可以控制國外品牌對本土市場的占領,提升本土汽車品牌的影響力。政府用車選擇自主品牌的背后反應的其實是一種務實的親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