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牛奶取貨”方式,降低庫存成本
上海通用目前有四種車型。不包括其中的一種剛剛上市的車型在內,另外三種車型零部件總量有5400多種。上海通用在國內外還擁有180家供應商,還有北美和巴西兩大進口零部件基地。那么,上海通用是怎么提高供應鏈效率、減少新產品的導入和上市時間并降低庫存成本的呢?
為了把庫存這個“魔鬼”趕出自己的供應鏈,通用的部分零件,例如有些是本地供應商所生產的,會根據生產的要求,在指定的時間直接送到生產線上去生產。這樣,因為不進入原材料庫,所以保持了很低或接近于“零”的庫存,省去大量的資金占用。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為了不浪費運輸車輛的運能,充分節約運輸成本,上海通用使用了叫做“牛奶圈”的小小技巧:每天早晨,上海通用的汽車從廠家出發,到第一個供應商那里裝上準備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次類推,直到裝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這樣做的好處是,省去了所有供應商空車返回的浪費。
“傳統的汽車廠,以前的做法是要么有自己的運輸隊,要么找運輸公司把零件送到公司,這種方式并不是根據需要來供給,有幾個方面的缺點:有的零件根據體積或數量的不同,并不一定正好能裝滿一卡車。但為了節省物流成本,他們經常裝滿一卡車才給你,這樣就造成了庫存高,占地面積大。”
“而且,不同供應商的送貨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的管理,在信息交流、運輸安全等方面,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要想管好它,必須花費很多的時間和很大的人力資源。所以我們就改變了這種做法,我們聘請一家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由他們來設計配送路線,然后到不同的供應商處取貨,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利用‘牛奶取貨’或者叫‘循環取貨’的方式解決了這些難題。通過循環取貨,我們的零部件運輸成本可以下降30%以上。”這種做法的優點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同時這也體現了上海通用的一貫思想:把低附加價值的東西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造、銷售汽車的主營業務,即精干主業。
與供應商共贏,建立供應鏈預警機制
據介紹,上海通用所有的車型國產化都達到了40%以上,有些車型已達到60%甚至更高。“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的資源優勢,在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上海通用非常注意協調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