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泊車很好用 深度試奔馳B200
試車地點 | 三亞 | 試車時間 | 2009-2 |
天氣 | 晴/雨 | 路面工況 | 綜合路況 |
車輛提供 | 梅賽德斯-奔馳 | 試車人員 | 圖/文:曾從智 |
車型 | 奔馳B200 | 市場報價 | 31.8萬元 |
編輯短評 | √: 品牌價值高,配置豐富,定價平易近人 | ||
×: 維修保養網點少,配件價格偏高 |
編者按:“如果你的家庭只能夠買一臺車,該買轎車?SUV?還是MPV呢?再如果你期望所買的車同時具備以上三個車種的功能,那該這么辦?全新的梅賽德斯-奔馳B200就是你的解決方法!”奔馳(中國)產品策劃部經理法國籍美女羅琳小姐,以其親切活潑的笑容和以上簡明的幾句話透徹地闡述出奔馳B200的開發理念——運動型旅行車。當然,只要看到車頭上巨大而閃亮的三叉星徽,便知道他身上肯定少不了的一個元素:豪華。
外觀 每一個角度都是動感與優雅
無論是在2005年海外首度面世的時刻,還是在2008年正式進入國內開售的今天來看,奔馳B200動感奪目的造型依然是這么光彩照人。僅僅用耐看來形容似乎還不足夠,一定要加上時尚、亮麗、炫目、典雅......當然,眼前的B200跟3年前的還是有不少差別,經過face lift小改款后更多奔馳最新最流行的設計元素被加入到B200身上。
似曾相識的三葉式鍍鉻進氣格柵便是最好的例子。沒錯,在C系列轎車上我們已經領略過她的風采。三條寬大的橫幅通過內里隱藏的豎條連接固定,銀色的磨砂材質跟最前端光亮的鍍鉻小飾條形成強烈的對比,要是在黑色、深藍色或者深紅色(以上顏色B200都有提供)車身的映襯下會更為奪目。中間如碗口般巨大的三叉星徽一下子便把來頭表露無遺,有著純正榮耀血統的B200并沒有選擇低調。
就像豪華運動旅行車這一獨特的定位一樣,B200的車身造型同樣別具一格。從盾形中網開始兩條凌厲的線條經過引擎蓋一直延伸到與A柱相融合,特別之處在于與頭燈和側翼子板形成明顯的落差,使活潑的頭燈看起來跟輪拱是融為一體的。巧妙之處在于轉到車身側面后,會發現B200纖長的腰線便是從頭燈與翼子板處作為開端,一直連貫到車尾。
這條看似隨意一筆的腰線可不簡單,把車身上下兩部分的比例控制得恰到好處,B200的車高達1604mm,只有把握好這一個比例才不會讓側身顯得呆板。而且大幅度向上傾斜的手法營造出豐富的運動神韻,再加上門把手下方明顯內凹的線條刻畫,使B200的側面造型極具視覺沖擊。相對于以上的奪目之處,B200的車尾就收斂得多了。平直的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SUV和MPV的尾部,而方方正正的尾燈似乎也跟圓滑的頭燈不太呼應,幸好尾燈內部采用的是LED光源,夜間效果還是不錯。
內飾 誰還會說德國車古板?
第一次坐到B200的駕駛座上,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毫不含糊地說這臺車的內飾很“奔馳”。厚實的四輻式方向盤帶有8個造型不一的多功能鍵;大圓小圓各兩個的儀表盤由中間方形的雙色液晶顯示屏對稱地分開;中控臺左右兩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音響系統和車載電話的按鍵;再往右邊看是方形的空調出風口以及同樣方方正正的手套箱。以上的這些都是我們熟識的奔馳風格,而實際上只要細心觀察,在B200里面還是能發現不少新的嘗試。
與其他奔馳車型座椅底部跟底盤的距離相比,B200的這一數字被特意增加200mm,目的是順應增高的車身以及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當然實際坐到駕駛座上時你不會感覺到這200mm的存在,因為中控臺、方向盤以至擋桿、手剎等的空間位置都作出適應的調整,務求完全滿足人機工程學的要求。只有當你留意到旁邊的窗框或者車輛時,才會發現,哦,原來我已經“高人一等”了。
B200身上的另一個新嘗試是百葉式全景天窗。天窗由5塊單獨的玻璃相連接組成,當天窗開啟時每一塊玻璃依次往后折疊,而且折疊后的玻璃會伸出車頂外面,不需要內藏于車頂中。百葉式天窗最大的好處是把可開啟的面積最大化,達到一般天窗的1.5到2倍,而且結構上面并不比傳統天窗復雜。B200的天窗玻璃還附帶特殊涂層,阻隔紫外線的同時還保證了足夠的透光率。如此巧妙而周到的設計,完全足以讓你把天窗到底是否實用的顧慮拋諸腦后。
內飾用料和造工方面就不需贅言了,雖然B200是國內最便宜的奔馳車,但質量標準跟其他奔馳車型是完全一致的。不過巧合的是試駕路上突然遇到一場小雨,發現了B200車廂內一個小小的BUG:方向盤輻條把整個雨刮控制桿都擋住了!方向盤需要往左轉動30°左右雨刮桿才能完全露臉,單憑改變眼睛的位置還是不能發現桿體,所以不熟識的駕駛者只能瞎操作了。
一直都覺得B200是一臺單從圖片難以想象其實際大小的車型,因為其造型往往讓人誤以為只是一臺像飛度那么大的A0級兩廂車,4270X1777X1604mm這一竄枯燥的數字也不足夠比劃出她到底有多大。其實B200的實際尺寸跟國內的畢加索和普力馬較為接近,不過B200采用的是5座布局,因此車廂空間布局有更大的自由度。后排座椅充裕的橫向和頭部空間輕易就能讓三個成年人坐得舒服自然且互不干擾,2778mm的軸距甚至比我們熟識的凱美瑞還要長3mm,所以在維持坐墊、靠背有足夠的厚度下,每一位乘客的腿部都能收放自如。如果以一臺旅行車的標準去評價,B200的表現無疑是優異的。
自動泊車 熟練之后便愛不釋手
B200另一個最大的亮點當屬主動式停車輔助系統(Active Parking Assist)。國內在售的車型中僅有雷克薩斯LS600hl以及奔馳B200配有類似的停車輔助系統,就連奔馳同廠的國內售價足以購買8臺B200的S600L 豪華升級版也不具備該功能。而且實際體驗后發現B200的系統甚至要比雷克薩斯的還要先進好用,這就不難明白奔馳為什么要特意安排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讓所有的媒體朋友都親身體驗一次了。
何謂主動式呢?也就是說這套系統能夠主動地尋找能夠泊車的位置,而不需要駕駛者進行目測判斷。奔馳B200的前后保險杠分別裝有6組和4組超聲波感應器,當車速低于36公里/小時,車輛便開始自動搜索旁邊長于車身1.2到1.3米的停車區域。感應器發射出的超聲波可以掃描車身兩側來精確計算判斷停車空間,當發現合適的停車位置后,車內的儀表盤液晶屏會亮起提示信號。駕駛者只需要輕觸方向盤上的按鈕確認,然后雙手便可離開方向盤,B200的電動輔助轉向系統便會自動按照停車位置轉動方向盤。
之所以稱作停車輔助系統而不是自動停車系統,是因為在倒車的過程中仍然需要駕駛者自己控制剎車和換擋。這樣的設定主要是考慮到道路上的狀況是千變萬化的,仍然需要保留駕駛者對車輛的掌控以應對突發情況。
經過以上的講解后或者車友們還是會覺得系統操作稍顯復雜繁瑣,老實說筆者現場聽過技術講解后也是同樣的云里霧里。但在引導員的提示下只需要親身體驗一次,一次就足夠了,便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其實系統使用起來非常簡便,人性化的考慮也頗為周全,對于停車技術還不熟練的駕駛者來說會有一定幫助。那么難道就沒有缺點?有,該系統僅僅適用于與車輛行駛方向平行的停車位,也就是馬路邊的側方停車,而不可用于T字型的停車位置。
操控 等于稍稍變胖了的C200K
一臺是前置前驅另一臺是前置后驅,一臺是發胖的旅行車而另一臺的是緊湊的運動轎車,憑什么說B200的操控性等同于一臺稍稍增高了的C200K呢?首先是跟駕駛者最直接溝通的方向盤轉向特性。B200和C200K同樣采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至于兩套系統的軟硬件設定是否完全一樣就難以考究了,只不過兩者操作起來那種實在而富有反饋的手感實在太相似了。同鄉的寶馬多年來一直堅持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就算是最先進的主動式轉向系統也同樣構建在液壓助力的平臺上。而奔馳近年則大力發展電動助力式架構,并在其上衍生出類似于主動輔助停車系統等跨界的功能,再一次說明兩個廠家在發展理念上的差異。
回到B200的身上,負責車型介紹的主持一再強調B200的電動助力轉向能夠做到低速輕盈高速穩扎的轉向特性。但實際上請不要對這一個“輕盈”抱太大的期望,即使是原地打方向盤這種應該是最“輕盈”的時刻,B200的轉向力度依然實在,只不過相比起高速過彎時那扎實的手感,相對較為溫和而已。或者可以這樣理解,低速的“輕盈”更多的是體現在轉向比例上,而不是通過轉向力度反映到駕駛者的手上。如果因為是電動助力系統而把它等同于PSP的賽車游戲方向盤的話,那就未免太小看奔馳花在程序編寫方面的心思了。
另一個跟C200K相似的地方是底盤和懸掛的表現。B200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弓型后軸附防傾桿的懸掛系統。弓形后軸的后懸掛系統是奔馳的首次嘗試,目的是即使車身大幅度急劇傾斜依然能最大限度保持車輪傾角,應用在重心高側傾大的旅行車上面可謂最適合不過。實際駕駛時可以感受到懸掛系統非常積極地把車身和地面粘合在一起,每遇到突然其來的震動(例如小減速帶)駕駛者都可以明顯感受到車身是整體跳動的而沒有些微的松散感覺。
而在快速的彎道中B200的避震也提供到充分的支撐力度,自適應式減震系統能夠根據道路條件、駕駛風格和車輛載荷等因素,在50毫秒內調節每一個車輪的阻尼力度,達到連續不斷地調節減震器特性的目的。相對而言前輪的工作狀況要艱難得多了,B200較高的離地距離和車體高度,往往使高速入彎前制動時的重心轉移大幅加劇,前懸掛必須更加賣力地去支撐住這突然的重荷,幸好215/45 R17的輪胎還是產生了不小的幫助,就算是推頭也會漸進性地提前給予駕駛者提示。
B200的2.0L發動機并沒有借助機械增壓,10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185牛米的最大扭矩要比C200K失色不少。這跟B200的定位也不無關系,作為一臺瞄準家庭用戶車型,一定的燃油經濟性還是需要的,反正精良的操控已經足夠對得起豪華運動旅行車的名號了。這一點也體現在Autotronic無級變速器上面,通過連續的調節把變速箱的“齒比”維持在最佳的數值上,保證足夠的動力輸出。如果你在正常踩下油門提速時觀察B200的轉速表,發現轉速指針只有小幅度上揚甚至維持不動時,那就說明無級變速箱在努力工作中了。
結語:以B200那28.8-31.8萬元的定價來看,奔馳要從他身上獲得豐厚回報的話,只能靠遠超其他奔馳車型的銷量來實現了。這也無妨,這不正是奔馳想達到的效果嗎?當消費者在大街小巷里都能感受到三叉星徽的光采時,以往那種高不可攀的形象就會蕩然無存了。當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過B200之后,也就會知道奔馳并不是只會造做得舒服的車了。
關于B200的加速、剎車數據,PCauto評測組早前已經搶先進行了詳細的測評,以下為各個測試項目的結果:
試駕視頻:
類型 | 評分 | 奔馳B200 |
外觀 | ★★★★☆ | 線條流暢、動感小鋼炮外型 |
內飾 | ★★★★ | 簡潔、實用,用料正如奔馳一貫的水平 |
動力 | ★★★☆ | 2.0自然吸氣引擎配CVT變速箱適合日常使用 |
操控 | ★★★★ | 雖偏向舒適,但也不乏歐式硬朗風格 |
制動 | ★★★☆ | 日常使用剛好足夠 |
工藝 | ★★★★☆ | 整體感覺不錯,奔馳出品信心保證 |
平穩 | ★★★★☆ | 重心較高,不太適宜激烈駕駛 |
售后 | ★★★☆ | 售后網絡很齊全,服務周到 |
- 1
捷達 詢底價>> 7.58 - 11.93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怂 9.98 - 16.99萬 詢底價>>
- 3 朗逸 10.78 - 16.69萬 詢底價>>
- 4 翼虎 19.38 - 27.58萬 詢底價>>
- 5 速騰 13.18 - 18.58萬 詢底價>>
- 6 MG3 6.97 - 10.37萬 詢底價>>
- 7 科魯茲 10.89 - 15.99萬 詢底價>>
- 8 新桑塔納 8.49 - 12.38萬 詢底價>>
- 9 寶來 10.78 - 14.83萬 詢底價>>
- 10 榮威W5 17.18 - 29.88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