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眾望 體驗臺版大眾Tiguan 2.0 TSI
即將在九月上市在臺灣地區的VW最新小型運動休旅車Tiguan,首批近300輛新車五月開放預售後,沒多久就已經完售一空!這款車會這麼受歡迎的理由除了具備輕型SUV的機能性之外,2.0升200hp的最大馬力和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也是一大誘因,同時總代理開出來的140.2萬元新臺幣起的售價,比起使用同樣動力的Golf GTI只貴了一點,算是一部跑得比較快的高底盤版Golf Plus,種種特質讓Tiguan在M型社會中最難賣的140萬元新臺幣價格帶竟成了搶手貨。
小型運動休旅新嘗試
首先照本宣科一番,根據原廠的說法,Tiguan這個字源自於兩個英文單字Tiger與Iguana(鬣蜥),擺明就是要造出一部兼具敏捷動能與輕度越野能力的車,事實上,這個名字當初也是透過德國Auto Bild雜志經由35萬位讀者所票選出來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原廠一開始就規劃兩種車型,分別為Tiguan 18° Trend&Fun與Tiguan 28° Track&Field,兩者的動力系統、底盤設定其實都一模一樣,唯一不同點就只有搭配不同保桿而擁有不一樣的前進角,後者的車前保桿的下方斜角較大,也會多出一塊護板,所謂18°與28°就是這樣來的。望文生義,前者是以都會取向,為樂趣潮流派,後者擅長越野,屬於動感競技派,考慮到大部分購買這類SUV的消費者都不會讓車輪離開柏油路,總代理目前只引進18°版本的Tiguan,但仍有柴油的2.0 TDI以及汽油2.0 TSI渦輪增壓引擎可選擇。
說起來,VW一貫以來已經是共用部件的老手了,Tiguan這款車也是車廠共用資源的最好范例之一,底盤沿用Golf,傳動系統使用本家既有的4-Motion四驅,車內大量使用Golf Plus控制介面和零組件,把車身拉高加大、懸吊設定一下,就這樣造出VW創廠以來的第一款輕型SUV,開發成本肯定沒有其他原生車款高昂,和CR-V、RAV4這些車一樣,這種泛衍生車型本來就是為了出來替車廠賺錢的,真要全新開發的話,價格就不會那麼親民了。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專攻都會用車的設定
去年九月才在德國發表的Tiguan,外型看起來有點像小一號的Touareg,更像是高底盤版的四驅Golf Plus,和時下車壇流行的crossover風一樣,車身線條也有SUV+Coupe的特質,腰線拉高了,鈑件褶線更為立體,這些都讓它在視覺上更顯輕盈一些,外型也明顯要比Golf Plus動感多了。
車頭采大型盾形的水箱護罩與淚眼型頭燈,與車尾的內雙圓尾燈造型,都是大家熟悉的VW元素,看起來和一般的Golf相當類似。由於車長不到4米5,無疑地是小車的格局,這樣大小適中的尺碼卻很符合時下國人對於都會用休旅車的期待,而它在有限的車身中利用縮短前後懸以及可滑動後座營造出來的車室空間表現,與動力系統同為本車的兩大賣點。
在原廠的規劃中,Tiguan的汽油引擎有五種配置,分別是三具150hp、170hp、200hp輸出的TSI汽油引擎,與兩具140hp、170hp輸出的TDI柴油引擎,總代理只引進頂級的2.0升200hp版本汽油款,以及入門140hp的柴油TDI兩種車型,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他車型都只有手排。關於Tiguan 2.0 TDI,我們過去已在紐西蘭海外試駕中體驗過其卓越的越野性能,本次試駕的TSI車型,則特別著重在公路駕駛方面的表現。
意料之外的動力性能
帳面上這具與五代Golf GTI相同的TSI引擎有200hp的最大馬力,看起來是很吸引人的數據,不過若要說這是一部狠勁十足的車,我們暫時無法同意。為甚麼這麼說呢?在我們試駕VW Tiguan 2.0 TSI之前,也對它的動力性能相當期待,不過才上路沒多久就發現與想像相差太多,一開始懷疑是車重與不同變速系統帶來的影響,或許再加上原廠對Tiguan定位所設定的動力輸出特性不一樣,Tiguan 2.0 TSI留給我們的初步印象實在很難與GTI聯想在一起!
在D檔之下,起步的渦輪遲滯稍明顯,動力銜接的水準也不如預期,平順的加速過程似乎是專為巡航所設定,這不就是一般舒適而平穩房車標準的設定嗎?這讓我們想要進一步嘗試排入運動模式S檔位時的反應會是如何。一排入S檔,首先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換檔時機的改變,同樣的油門深度,電腦會以降檔換取轉速的拉高,維持高扭力的輸出,彎中循跡性好了很多,不再需要擔心它會自動升檔而非得進入手排模式保持住牽引力,但我們以為這樣的反應理應出現在D檔,以這具引擎的實力在S檔應該有更高水準的表現才對。再回頭看看原廠宣稱的0-100km/h加速需時8.5秒,不禁讓我們懷疑我們挑到的是一部學習模式沒有歸零的試駕車!這必須等到下次試駕才能重復驗證,在尚未證實之前,我們只能選擇照實報告實際的心得。
DSG變速系統并沒有一起搭配在Tiguan上面,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可惜,然而這畢竟是部休旅車,配置Tiptronic六速手自排相當合理,一方面也讓成本不至於飆高,何況目前在市場中它暫時不會面臨直接的對手,還不需要下猛藥。
Tiguan 2.0 TSI的懸吊相當硬!我們認為即使以歐系車而言在程度上也已經有些過份,并不算是能讓整部車達到平衡的調校方式,就連一般的公路上也能明顯感受度清晰路感帶來的彈跳不適,有時會讓人懷疑避震器的作動是否正常。
這樣的設定顯然與它休旅車的身份調性不符,或許有人將它歸罪為道路品質不夠理想,不過看看其他的VW車型懸吊Q度都讓我們滿意時,或許總代理應該盡速把這個問題反應回原廠。
硬朗的懸吊帶來的好處當然是過彎時的穩定性,Tiguan的重心或許不如Golf那麼低,這方面還不至於感受太明顯,掌握好油門與路線,彎中表現不差,車頭指向性良好,雖然偶爾會因為出彎時的動力沒辦法銜接上感到氣餒,不過有了ESP作為後盾,讓人能更放心地踩下油門才是一般買家更關心的,唯獨原廠配胎的抓地力不算太好,常跑山路的人建議早日升級。
樸實無華的內裝格局
Tiguan的車內格局與Golf Plus如出一轍,樸實無華,看起來會以為是Golf Plus的小改款,所有控制介面與配件的位置都雷同,就連八個空調出風口的配置也是一樣,比較明顯的差異在於前者多加了幾處金屬飾邊,有RCD 300觸控螢幕的音響主機,其余看起來大同小異。
雖然全黑的內裝會給人塑膠感重的感覺,不過實際上摸起來才知道用了不少的軟塑膠,畢竟VW在內裝質感上面的用料也許不見得高檔,但還不至於讓人感覺廉價,基本上買家只需要擔心怎麼好好照顧那些環保材質就好。
位於儀表板中央的Tiguan旅程電腦螢幕有中文介面,不過仍是堅守「一中原則」,語言選項中,所謂的中文其實就是簡體中文,因此不熟悉彼岸用語的人遇到顯示出「右音配升燃」這樣的字樣時可能會當場傻眼;其他功能方面則相當齊全,從最基本的檔位顯示、里程數、收音機頻率,到後視鏡調整、轉向燈、迎賓燈的設置,都可以個別設定如何作動。至於內裝其他部份,就是車內頂蓬設計了一排置物盒比較有意思,其余則沒有太多驚喜,還算符合都會用車的身份。
標準配備上,包括按鍵式電子煞車的車輛靜止功能裝置(Auto Hold),提供車輛靜止自動止住車輪的功能,在遇到陡坡時很有用,平常停紅燈時也不用一直踩著煞車,直到再次踩油門就會自動解除,是相當實用的配備。
無論是TDI或TSI的車款,都配備了原廠六氣囊,在原廠的型錄上,停車導航是標配,其余像是定速巡航、電動天窗、主動轉向HID頭燈、前座加熱裝置等,都是選配,而歐盟NCAP的撞擊測試獲得乘員5顆星的評價,更為它的安全性作了最佳的背書。
結語
總體來說,VW Tiguan 2.0 TSI標榜的的賣點,在本次試駕中顯然并沒有感動到我們,而300位準車主的捧場,也顯示總代理在經營這個品牌上的成功,能夠在新車尚未上市,口碑還沒建立前,就以過去各種車型的品質讓人信服,這也間接證明了這類的產品的確對於某些人而言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
試駕評分表
外型 ★★★★☆
沿用Golf的各種特徵,缺乏設計感,但卻沒有太突兀的地方。
動力 ★★★☆☆
加速表現不如帳面上出色,車重影響應是原因之一。
操控 ★★★★☆
與掀背車相比雖有不及,就SUV而言已是不錯的水準。
駕駛介面 ★★★★☆
A柱在左轉時仍會擋住不少視野,Auto Hold配備實用。
乘坐舒適度 ★★★☆☆
偏硬懸吊,已明顯影響全車駕乘舒適感受,未達VW車應有水準。
空間實用度 ★★★★☆
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後座椅能夠前後滑移的設計,值得稱許。
配備/質感 ★★★★☆
豪華配備不算齊全,但常用的幾乎都有,獨缺定速未列標配,內裝質感則為一般水準,算是剛好而已。
短評:
柴油與汽油價差僅有6.6萬元新臺幣,不談柴油究竟能不能省到錢,以TSI的表現,若真要選擇Tiguan,不需死命拉轉速的TDI或許更值得期待。(來源:汽車線上)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