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本田和廣州市、東風汽車公司簽署協議,將在廣州建立本田公司在華的出口基地,生產1.3升的FIT小型車,這個消息在汽車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不久的將來,就會看到印有“Made in China 中國制造”字樣的本田汽車在世界各地的道路上奔跑。而豐田、現代等亞洲大公司更是競相在歐美設廠,加速了進軍世界市場的步伐。
豐田新車“進口”日本
近日,細心的日本消費者會發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日本國產車型中,有兩款新車有著非同尋常的血統,一款是泰國生產的本田緊湊型車,另一款是美國生產的豐田運動型轎車。雖然這兩款“進口”日本車還只是本田和豐田這兩家大公司試探市場反應的一個小動作,但分析家認為,目前在日本國內這種“不在日本生產”的國產汽車數量正在增加。
本田的步子一直邁得比較大。由于新車的加入,本田在日本國內銷售的車型中,已有四款車是在國外生產的,其他三款是產于美國的Acura轎車和奧德賽微型客車,還有產于英國的三門思域轎車。
近日在日本上市的豐田Volts,是一款面向年輕客戶群的運動型轎車,它與通用的旁蒂克Vibe是孿生兄弟。它是豐田第二款在國內銷售的國外產汽車,另一款是美國生產的Avalon轎車。Volts的定價為178萬日元,約合15000美元,它采用豐田發動機,由通用完成整車的設計,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的合資廠生產。Volts不僅為豐田的全線車系增加了新的品種,而且還為豐田增加了產品質量方面的聲譽,豐田真是一舉兩得。
現代欲在歐洲建車廠
日本車商在國外設廠造車已不是新鮮事,而亞洲另一個重要的汽車制造商韓國現代汽車公司也正在加快向世界進軍的步伐。前不久,現代汽車公司總裁向外界宣布,公司計劃在歐洲建立一座生產廠,以滿足該地區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也可避免高關稅。這位總裁說,該公司將于2003年開始對在歐洲設廠的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公司最有可能把廠址選在東歐,因為那里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低。
如果我們再把此前現代宣布的另一個消息聯系起來,就能很清晰地看出現代的整體戰略。今年4月份,現代汽車公司已開始在美國的蒙哥馬利市投資建廠,定于2004年建成并于第二年投入生產,年產汽車30萬輛。另外,現代汽車公司投資2.5億美元與北京汽車工業公司合資設立的北京現代汽車公司已經成立,到2005年形成年產20萬輛汽車的生產規模。這樣,現代汽車在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了生產廠,為它誓做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商的宏偉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亞洲汽車的砝碼在加重
本田、豐田、現代等亞洲汽車在世界的擴張,都越來越清晰地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亞洲汽車在世界汽車的整體格局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汽車界,過去長期是由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三大巨頭一統天下,可是從2001年起,豐田汽車以產銷530萬輛的驕人業績將位居老三的戴-克集團擠下前三名的寶座,豐田在全球汽車市場已占有10.5%份額。而現代汽車成長的速度也異常驚人。2001年,現代汽車各種車輛的總生產量達到了223萬輛出口達到60%左右,銷售額達到了170億美元,實現了9億美元的純利潤。與2000年相比,在產量上增加了23.4%,利潤上增長了74.5%。現代汽車集團(包括起亞)在銷售量方面已成為排名世界第八位的公司。今年上半年現代汽車的利潤增長達46%。本田在世界汽車界還是后起之秀,但它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本田的規模僅有豐田的一半,它在日本國內的產能已經滿負荷,而它強大的研發與創新能力使它能夠四處出擊,在泰國、中國和美國都建廠產車,尤其把亞洲作為它的戰略大本營。相形之下,豐田由于國內產能充足,再加上囿于亞洲車界老大的地位而傾向于謹慎保守,所以它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的動作相對遲緩。由于豐田、現代等大企業的領跑,加上中國汽車業的迅速勃興,亞洲汽車正在形成與北美、歐洲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態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