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地點 | 珠海賽車場 | 試車時間 | 2007-08 |
天氣 | 晴 | 路面工況 | 瀝青、水泥 |
車輛提供 | 海馬汽車 | 試車人員 | 圖文:向朝輝 |
車型 | 海馬3改裝版 | 市場報價 | --萬元 |
編輯短評 | √:動感的外形,改裝后,懸掛與輪胎抓地性明顯增強。 | ||
×:動力沒有改變。 |
8月21日,海馬汽車和運升車隊在珠海國際賽車場舉辦了海馬3的賽道試車活動。由于前兩天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簡稱CCC)珠海站的比賽剛剛舉行,賽道上留下不少輪胎拉帶的痕跡,不難想象前日鏖戰的激烈程度。在賽道維修區出口處6臺海馬3整齊擺放成一排,流暢的車身線條以及前低后高的“俯沖式”運動外形與賽道氣氛非常和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昨天的激烈場面。而我們今天試駕的海馬3也有些特別,在更改了外形與部分內飾后,其操控性有了較大改變,更為特別的是有了一款普通的海馬3做對比,讓喜歡改裝的朋友知道,這改與不改在能夠發揮車輛極限狀態場所確實不一樣。還等什么?讓我們出發吧……
外形 加裝空氣動力學組件 十分養眼
與普通的海馬3相比,改裝的海馬3主要是增加了大包圍,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加裝大包圍讓車輛更加貼地,更加有了跑味,其實一切的改裝的初衷并非如此,加裝大包圍的目的在減小車輛的離地間隙,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通過車身上部的氣流壓力比通過車輛底部的壓力要大,進而產生更大的下壓力,讓汽車在行駛過程更有貼地性,尾部的小擾流板是大包圍的錦上添花之作,讓尾部的下壓力更強,當然,如果換成組件較大的擾流板效果更佳。從圖片我們也可以看到,為了增加車輛的抓地性能,海馬3的四個輪子已經換成大10幅式輪轂的偏平輪胎,如此的作用在于讓車輛與地面有更多的接觸面積,在直線行駛中更加平穩,在高速彎位時,四條偏平胎使車輛不易產生側滑狀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通過彎位,當然這樣的改裝也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車輛高速行駛中會產生較大的胎噪,同時與路面接觸面增大,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動力驅使車輛前進,所以油耗也會隨之上升,不過此次試駕玩的就是激情,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為了保證此次試駕的安全性,海馬汽車將車輛剎車時承受制動力最大的前輪部分剎車卡鉗做了更換,紅色的卡鉗讓人感覺激情的火焰,在需要緊急制動時,能夠提供良好的加速效果,準確的入彎與出彎。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經過如此改裝的海馬3確實十分養眼,整個車身的流線型設計加上空氣動力學組件,讓人感覺到較為濃厚的跑味,雖然現在的海馬3已經完全成為自主品牌,但是其車身設計能力一點也不輸勢,可以說在國有自主品牌中處在上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