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系資產大掃除 最大彩管企業仍堅守
技術的升級不斷引發"產業革命"。
CRT時代,作為中國彩電業崛起的功臣,"八大彩管廠"風光無限;但隨著平板顯示器件的快速發展,整個彩管行業遭遇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在主要發達國家,平板電視已經開始在銷售數量上超過CRT電視。與此同時,全球CRT電視市場的銷量、份額、金額則繼續下滑,其中尤其以大屏幕CRT電視所受到的影響更大。在國內市場,雖然平板電視的普及率和滲透速度要慢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平板對CRT的替代壓力也在日益加大。未來彩管行業將繼續面臨平板電視所持續帶來的影響。
轉型已經成為各大彩管企業的不二選擇。但正所謂"尾大不掉",平板顯示沖擊傳統CRT的說法在業界已經盛行多年,但幾大彩管廠在轉型選擇上要么舉棋難定,要么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在京東方、上廣電等企業的推動下,國內平板產業鏈條已經初具規模。作為一個時代的背影,彩管業將何去何從?
面對日薄西山的彩管業務,國內最大的彩管企業——彩虹集團——終于邁出了資產大重組的步伐。
7月28日,彩虹股份(600707.SH)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置入控股股東彩虹電子(0438.HK)下屬彩管一廠的彩色顯像管業務相關經營性資產;置出包括公司下屬玻璃工廠的經營性資產、公司持有的彩虹資訊55%股權。
與此同時,為補上與彩虹電子資產置換產生的1.26億元價格差,彩虹股份還打算將公司所持有的彩虹數碼49%股權和新紀元俱樂部46.17%股權,以1.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實際控制人彩虹集團。
業界人士認為,如果說2004年底彩虹電子的香港上市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此次重組則是一次"大掃除"——隨著各項資產的乾坤大騰挪,彩虹股份、彩虹電子和彩虹集團的定位逐漸清晰。
彩虹股份集中做彩管
熟悉彩虹集團的人士透露,此番三家公司的重組,主要是為了厘清各公司的主營業務,特別是增強彩虹股份的盈利能力——前不久,彩虹股份預計上半年將出現3500萬元的虧損。
7月28日的公告顯示,彩虹股份置入的彩管資產交易價格為3.48億元,置出玻璃工廠資產交易價格為1.27億元,彩虹資訊55%股權確定的轉讓價款為9493.77萬元。公司尚須向彩虹電子支付1.26億元的置換價差。
彩虹股份董秘劉曉東表示,這次資產置換意在使公司及控股股東彩虹電子的產業分工更加明確,突出各自的主營業務,使公司專注于包括CRT在內的各種顯示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提高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彩虹股份2006年財報顯示,彩管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88.09%。據了解,經過此番資產置入,彩虹股份的彩管生產線將由原來的四條增加到八條,成為國內最大的彩管類上市公司,主營收入將實現50%以上的增長。
劉曉東稱,雖然今年上半年國內彩管產量下降了25%,而且賽格日立已經宣布四條彩管生產線全部停產,但彩虹股份作為最大的彩管企業依然具備規模優勢。
資料顯示,這次置入彩虹股份的彩管一廠2006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為16.29億元,相當于彩虹股份2006年主營收入的79.03%,其盈利能力遠高于彩虹股份。
至于被置出至彩虹電子的兩塊業務都是彩管的配套產業,其中彩虹資訊去年虧損22.5萬元。
而被置入到彩虹集團的兩塊業務,記者了解到,2004年由彩虹電子和彩虹股份共同投資的彩虹數碼本來是準備進軍29寸以上的大屏幕彩管業務,但由于液晶、等離子的快速增長,該業務從一開始投資就出現虧損。經過普華永道2005年對其資產的大規模減值后,彩虹股份持有的股份價值已從最初的3.19億元下降到8847萬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