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整合 圖解量產混合動力車
由于各廠商的理念不同,導致目前上市的混合動力車型技術特點各不一樣。術語也是多種多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將現已上市的混合動力車型進行歸納。請點擊下方概念整合圖,通過大圖查閱。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目前的混合動力車型。因為地球人都知道,未來的車肯定是純電驅動的,所以就以電功率的大小作為劃分混合動力的先進性。因此,雖然豐田的全混合技術已經成熟,但從電氣化程度上并沒有比亞迪的插電式先進。
而所謂的串聯、并聯和混聯,是一種內部結構,和電功率比例沒有關系。記得在一些旅游景區乘坐的豐田柯斯達中巴車嗎?它行駛的平順和靜謐是不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那是一臺柴油混合動力車。不過其內部結構是串聯的,發動機只管驅動發電機發電,再通過電動機帶動汽車。因此發動機能以最高的效率為發電機工作。但缺點是兩者的動力不能疊加,燃油消耗不能大幅減少。
輕混合動力系統的開發理念就是“輔助”。其目的都是在汽車起步和加速階段,增加輸出扭力,讓發動機提早進入高效運作轉速。而在汽車減速和制動時,可以利用電動機被反拖形成的電壓為蓄電池充電。從而實現節能。在輕混合動力上,各大廠商都使用同一種結構。奔馳S400 Hybrid和寶馬7系的Active Hybrid使用的都是輕混合動力,結構上都是并聯。
輕混合最大的優點就是結構簡單,只需要在變速器和發動機飛輪之間安裝一個電動機。但千萬不要小看只有十多千瓦的電動機,以寶馬7系的Active Hybrid來說,它的電動機只有15千瓦,但卻能發出210牛米的扭矩!這比一般2.0發動機的最大扭矩還要大!
BMW高效混合動力7系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4.9秒。在歐盟標準測試循環中,綜合耗油量僅為9.4升/100公里,比同排量汽油動力的BMW 750Li降低達17%。除了省油外,提升加速能力,是混合動力最大的優點。但輕混合動力的加速性能受到電池容量的限制,當多次急加速后,電壓降低,加速成績就會下降。
從廠商命名來看,本田最實在。本田將自己的混合動力技術命名為IMA(Intergated Motor Assist),綜合電機輔助系統。其結構也是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安裝一個電動機。其命名充分說明了目前并聯混合動力系統的作用僅僅在于“輔助”。
轉速表是輕混合動力系統和全混合動力系統在儀表盤上最大的區別。因為在輕混合動力系統中,油門踏板和發動機的轉速還是直接相關的,所以必須保留轉速表。而在全混合動力系統中,發動機的轉速和車速、電池容量等眾多因素有關系,是直接由系統電腦來控制,與油門踏板無關,所以在全混合動力車型中,只有車速表,取消了轉速表。或者如凱美瑞Hybrid那樣,增加一個瞬時油耗表。
全混合系統需要將一套電機系統加入到整個動力環節,豐田的HIS的結構被廣泛采用。從外觀上看,發動機和2臺電動機像系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但實際上,這種機構被稱為混聯。因為夾在發動機和大電機中間那個小電機是可以單獨發電的。
由于多加了一個動力源,整個控制變得非常復雜。而豐田采用的方法是擯棄常規汽車所有的傳動系統,開發出一套電子CVT。說是CVT,但其實壓根就沒有什么壓力鋼帶。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行星齒輪將發動機和2個電機的動力進行融合,以最合理的方式分配能量流,其電控系統就是混合動力最核心的科技。因此,全混合技術實際上要比輕混合技術復雜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問題。不過,由于整套動力系統輸出的扭矩和轉速都可以無級調節,所以全混合系統的變速箱比常規汽車用變速箱要緊湊得多。
從外觀上看來,比亞迪的F3DM與普銳斯的混合動力結構非常類似。但在最核心的分配動力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F3DM系統的理念更加先進,已經從全混合的“協同”進化到“電力主導”。
“雙模”是比亞迪為了突出自己的技術特點,而命名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可以純電動驅動或者混合動力驅動。雖然F3DM和豐田的THS系統長得很像,但由于電功率的差異很大,所以也不是一個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已經將其THS系統裝備在包括雷克薩斯在內的高端車型,特別是SUV。而像寶馬、通用等巨頭都具有量產的混合動力汽車。而保時捷卡宴,法拉利599都準備推出各自混合動力版本。可以預見,混合動力的潮流已經不可阻擋。
本文主要對目前量產的混合動力技術概念進行歸納,對混合動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就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通過下面的視頻了解到混合動力的工作過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