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第一次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買車可謂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了。對于如何挑選合適的車,各家都有各家說法,但總結起來,選車不外乎就是這三部曲:詢價、試車、成交。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試車,那么試車該試什么呢?
第一步,普遍撒網
在選購汽車的時候,首先按照本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列出備選車名單,然后取得這些車型的詳細資料:
1、在馬路上觀察或乘坐這些車型的汽車;
2、從熟人或司機口中了解他們對這些車型的看法;
3、從報刊、專業網站查看有關這些車型的廣告和評價資料;
4、向經銷商索取介紹資料和詢問價格。
初次買車可以向朋友、媒體了解這些汽車的知識,包括外形、安全、技術、性能、配置、售后服務及某些品牌的口碑。另外,還要了解一點汽車市場的形勢,因為汽車和房產等不同,是屬于消費品,價格走勢永遠是下滑曲線,不要因為一些降價傳言影響你購買的決心,需要注意了解的是產品降價的周期,選擇合理的節點進行購買。選擇經銷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同一城市有多家經銷同一車型的經銷商,選擇信譽較好的經銷商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第二步,重點打撈
接下來,就是選定目標的權衡比較,比較的內容主要是:
1、外形——不必刻意追求時尚或與眾不同,要看制造工藝是否精良,不同廠家在工藝精度上會有很大區別,從而帶來產品品質的巨大差異。
2、發動機的性能和技術——這是車輛的心臟,是需要認真比較的東西,是否強壯是否節能就全看它了。不過,不要誤入單純追求大動力的誤區,經濟動力思路在當前形勢下值得提倡。
3、安全配置——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車身整體安全性更重要,直接決定著駕乘者的安全系數。此外,安全配置也是越多越先進越好。
4、內部裝飾——如果價格一樣、性能一樣,內部配置當然是多多益善了。可是這需要你做出取舍。不過現在汽車裝飾業很發達,并不一定要一步到位。
5、整體性能品質——包括制造工藝(車身、油漆、環保等)、技術性能(技術參數)、整體質量(品牌的口碑——美譽度)。
6、售后服務——網絡分布(離你最近的站是多遠,省內或全國的服務網絡情況)、服務質量和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