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能源車的補貼正在一步接一步的削減,導致不少新能源車都出現的漲價的情況,那么隨著補貼的進一步減少,國家補貼政策導向會變成什么樣呢,雖然具體方案沒有出來,但大概的導向還是能預測出來的,下面疆哥就說說大概的判斷。1、轉移補貼,加大基礎措施投入現在大多數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基本達到了400km,快充時間也縮短到了0.5小時左右,對于簡單的出行來說是夠用了的。但很多人還是不會選擇它們,這主要是因為充電樁的基礎設施非常缺乏,在外面找個充電站,比找加油站可不要難太多倍。但充電站的盈利又太過艱難,租一塊地的錢有時都比充電賺的錢還多,正是這種情況,又導致了愿意投資的人變少,這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少人建越少人買,所以這個方面的補貼需要進一步增加。2、調整補貼,打破地方保護政策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車的銷量正在一步步的上漲,但是在路上時,卻很難看到那些暢銷車型,反而是自己當地的新能源車比較多,這個現象產生,更多的是因為地方保護政策,地方政府只扶持本土企業無可厚非,但這種扶持,很多時候會讓那些汽車品牌產生依賴,只看政府的臉色,不關注市場動態,也不參與競爭,長此以往,新能源車的進步將會越來越小。國家還是想把實惠落在消費者身上的,但具體效果是否是這樣,就要看后續的變化了。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