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的自動駕駛之路道阻且長車企紛紛加碼布局自動駕駛業務,除了搶占自動駕駛服務市場并獲取汽車移動端口外,這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至關重要。首先對于車企來說,大家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車輛接口獲得車輛行駛、控制等數據,這些對于自動駕駛公司持續提升自身能力而言至關重要。同時,這些API接口也能幫助移動出行服務平臺獲得車輛狀態、動態管理等能力,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重構新的汽車產業生態體系。為此,豐田和軟銀對于Monet規劃的發展路徑也分為四個階段,以契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路徑:籌備階段:2018年底完成新合資公司籌建;運營階段:2020年,待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政策放寬后,Monet將正式啟動運營,在日本推出打車服務;發展階段:2021年將專注于部署e-Palette,覆蓋領域包括娛樂、醫療、餐飲等行業;成熟階段:2023年,Monet相關業務將從日本市場拓展至全球市場。可以看到, 豐田基于自動駕駛技術和移動出行平臺重構汽車產業生態系統,連接各種社會生活場景的戰略布局頗具前瞻性,這種戰略有助于讓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保持競爭優勢。但未來的移動出行產業不僅是技術、更將是平臺化生態系統間的競爭。況且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耗時且“燒錢”的工程,Waymo用時7年才把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送上路,在其設計的迭代方面又耗時頗多,如今卻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此外,Uber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過去的18個月里,公司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每季度的虧損在1.25億至2億美元之間,相當于Uber季度虧損的15%至30%。如此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投入,確實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承受的,對于剛剛入局自動駕駛領域不久的豐田,道阻且長。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