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在糾結的過程中,關注的車型和樓主的也大部分重合。不過好在滬牌沒那么好拍,所以有時間繼續糾結著。銳界,漢蘭達,探險者,撼路者,途昂這幾款是我的關注對象,你也可以發現我的底線是7座的。因為家里有小孩兒,而且平時家庭出游或者同事朋友玩耍都喜歡人多熱鬧(7座的使用還比較頻繁,有時候甚至是剛需),所以我對空間的要求比較高(本人純種胖子),對乘坐的舒適度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并不是豪華感而是考慮乘客的感受),對動力系統希望能比較穩定,別肉。每個人對車的定位和主要關注點都不一樣,所以個人建議還是要明確自己要這個車是干啥用的,或者說準備干啥用。下面簡單說說我對這幾個車的了解。1.銳界,當年剛出來的那會兒就被配置所吸引,但是去店里看車試駕后完全放棄,駕駛感受并無不妥,時間久了也忘了具體啥樣了。主要放棄的點是車內空間相對這個車身尺寸太小,直接導致我放棄的點就是第二排中間座位前面的空間太小,而且座椅好像還不能移動,我的腳在第二排中間凸起地方只能扭成八字腳通過,這點令人失望。2.新漢蘭達,這車我現在一直在開(我爸的),所以在駕駛感受和乘坐空間方面比較有發言權,不過因為已經有一輛了,所以我自己是不會再買一樣的了。先說說空間,非常大,整車尺寸比銳界小了一圈,但是車內空間大了不是一點半點,至于為啥會這樣我也不好說了。前排座椅舒適,座墊挺長,腿部支撐挺好。第二排地面純平,座椅可以移動,空間除了擠進來三個姚明應該都夠,第二排座椅我沒有長時間做過,不過短期坐著感受挺軟,比較舒適的。第三排腿部比較憋屈,不過短時間用用可以,靠背可以調節后仰,這個比較贊,對第三排的舒適度提高很有幫助。總之從空間角度來說我感覺新漢蘭達可以很好的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動力方面,我這兒用的是2.0的,市內使用足夠,給油到2500-3000的時候推背感還挺強。不過感覺油門很輕,經常會感覺到車一沖一沖的,這個時候方向盤仍然很輕,給我的感覺總有一些不穩定,感覺車子有些飄,就像在開船。另外吐槽下漢蘭達的輪胎,韓泰的這個胎有點太挫了,我爸提車第三天車胎在市區蹭馬路牙子毀了,1年內又報廢了另外一個,感覺比我的轎車還不如。。。3.探險者。進口車,展廳看過車,但是沒有試駕。駕駛員左腳的別扭讓我直接放棄,個人覺得自己選車最起碼駕駛員的各種舒適度要滿足。第二排空間比銳界要大,到小于漢蘭達。第三排空間要大于漢蘭達,也比漢蘭達舒適,而且使用第三排后后備箱空間還是可以的。4.撼路者。去了好幾次展廳,也試駕了2次。空間方面。第一排滿意,第二排座椅也比較軟,我覺得挺舒服,不過腿部空間不如漢蘭達,好像座椅也沒有漢蘭達長,所以估計腿部支撐會弱些,二排中間也有凸起,不過比銳界要好很多,我43的鞋子可以輕松過去,第二排最大的吐槽估計就是爆菊扣了,不過論壇里有帖子可以塞進座椅縫去,另外近期交通大整治,二排帶安全帶就沒問題。第三排最近去試的時候覺得實在有些小,第二排移動到最前面,我坐的住,不過靠背不能調,并不舒服,而且這個時候第二排的空間就太小了,所以估計撼路者的第三排頂多給小孩兒或者身高1.5米左右的用用吧。使用第三排的時候后備箱空間還可以,比漢蘭達大些(如果漢蘭達第三排靠背后仰,空間更加有效),但是小于探險者。動力方面也屬于舍得給油就有推背感的那種,轉速在2500-3000的時候還是很強勁的,轉向比較輕松,不過加速或者高速的時候飄的感覺遠遠好于漢蘭達(可能是車重和懸掛的原因吧,這個只是自己感覺,誤差難免)。對于動力和霸道的比較我覺得可以看看胖哥的自駕視頻吧,挺直接的。5.途昂。這車出來后就挺感興趣,因為大空間很符合我的定位,不過現在為止還沒看過實車,所以不便發表意見。而且在途昂論壇里也有很多人吐槽那個小小的發動機和雙離合的事兒,這個我不是很懂,不過有些小小的擔心。而且途昂價格比漢蘭達和撼路者要高一個層級了。最后提提自駕越野的事兒。我覺得大部分城里人不會去玩那些純種野外的未知路況,基本上還是在前人開出來的路上玩,最長碰到的應該是修路和自然災害導致的不平,泥濘。現在中國道路修的越來越好,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的,不過如果讓我開車去西藏自駕,我估計還是會希望有一輛讓自己更有信心的車陪伴吧,比如撼路者。至于長途自駕不如飛過去租車的問題家人也提過。我個人以為去自己的車總比租車公司的車要舒服太多,而且如果只是去另外一個城市里,租輛轎車還可以,價格也相對核算。但是如果去西藏,轎車我是不放心的。越野車的價格那可就貴了,還不如自己的車好開。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有幫助啦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