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改裝潛力 馬6下線兩年多來,2.3升的動力被認為是目前國產(chǎn)車中最具改裝潛力的車型之一,在外觀整體的運動性上也能吸引許多買家尤其是眾多女性的青睞,四門三廂的中級轎車在實用性方面也超過了小一號的寶來,因此在下線之初定價與性能和功能的相對持平為馬6贏得了不少市場,相比之下覺得更劃算些。對于改裝迷們來說,許多車主在購買之前就有了做些改裝并且事先購買了輪圈輪胎等配件的打算。 ●動力 原廠輸出 → 更換火花塞、缸線、改進、排氣 可圈點 更換了NGK高性能火花塞、缸線,這也是一般民用車小幅提升性能的老套路。 KN的高流量進氣風格,效果比預期中好,但是更換之后后期的維護不大方便,基本和 Pipercross的海棉風格輪番使用。 SpeedRacing為M6制定的全段排氣,針對M6低轉(zhuǎn)速扭力輸出相對較低的通病,使用了積蓄爆發(fā)力的回壓尾段,放棄直線加速的直排。但是測試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后包圍和尾段排氣筒在突然提高轉(zhuǎn)速的情況下有互相碰撞的雜音,后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重新更換了原廠的運動版后保險杠。 ●包圍 原廠前后保險杠 → TopMix BlackRacing款式全車包圍、原廠尾翼 可圈點 很多行家看到這車的第一眼,都會喜歡上這車的包圍。TopMix BlackRacing款式的M6包圍,不但外形美觀并且在前部的射燈處融入了不少仿碳纖的材質(zhì),整體車身在高速行駛時有更小的風阻。車尾方面,原廠為Sedan車型出品的高位尾翼,雖不及鴨尾款式來得配合車體感覺,但較高的高度為高速行車時的尾部提供了足夠的下壓力。 ●輪圈 原裝16英寸五幅輪圈 → TG Racing17英寸亮面輪轂 可圈點 車主從剛開始提到車就打算先從外觀下手作改動,簡單地說是進行了一些基本的改動。17英寸的TG Racing輪圈比原廠的輕一些,樣式也比原來的五幅旋轉(zhuǎn)式來得更新潮一些,表面金屬鍍鉻的亮面更符合老美的口味。輪圈的直徑擴大之后,一款性價比較高的進口Falken單導向輪胎被選用,寬度從原來205擴到了215,寬扁比也比原來有所降低,達到了45的水平。 ●車燈 原廠大燈 → 加裝Garage Vary M6專用燈眉 可圈點 市面上能看到加燈眉的車子以德系的高爾夫和寶來居多,而M6則極少有燈眉提供。這款Garage Vary的燈眉為這部黑金剛增色不少。 ●內(nèi)飾 內(nèi)飾原廠內(nèi)飾 → 更換MOMO擋把,加裝迎賓踏板、Mazdaspeed貼紙 可圈點車的內(nèi)飾方面并無太大改動,加裝了幾個迎賓燈和一些小型的Mazdaspeed小貼紙和燈光效果,更換了MOMO換擋把。 ●改裝結(jié)果 完成以上改動后我們和原廠相同型號車款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兩車比較明顯的區(qū)別就是中段(50-90km/h)提速明顯反應加快,抓地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緊急制動時距離有所縮短。機器本身的馬力只有小幅度上升。和大多數(shù)改裝車主的心得一樣,改裝之后,整車油耗的漲幅也比較明顯,發(fā)動機工作溫度也比以前略有提高。 原車在跑高速的時候車身的平穩(wěn)性并不是很讓人滿意,雖然作為FF 車,M6的操控性能在同級別車中無疑是很優(yōu)秀的,但是在高速方面的反應還是不盡如人意,因此選用了TEIN攪牙避震并追加平衡桿和耐高溫剎車片來追求更高的平穩(wěn)性和操控性能,但是新的避震在提高操控性能同時對駕駛舒適性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過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平時在市內(nèi)使用得還是換避震彈簧來得實在一些,因為市區(qū)的路面車輛密度對舒適性的要求等因素 對于攪牙避震來說真的是不太適合,如果一般為了追求外觀效果用彈簧就足夠了。 補充回答: 以上為改裝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