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km/h+系列之,賽車頭盔
任何一種賽車運動形式,都具備相當大的風險。盡管在這些賽車運動中,很少有比摩托車比賽要冒更大風險的。與 F1、勒芒不同,MotoGP 車手是處于一個完全暴露在賽道上,并且沒有任何車殼或防護環可以在碰撞時提供保護的環境條件下,以時速超過 350 公里在進行比賽。
考慮到安全風險問題,車手的裝備在各方面都經過精心設計并且為車手自身提供最大的防護效果。雖然沒有辦法保證每一種類型的事故都能提供最全面的保護,但在 MotoGP 的賽場上,安全措施代表的極有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所以這次我們首先從賽車頭盔開始講起。
2019 年,FIM 導入了新條款,這代表了車手上廠使用的頭盔都必須要經過 FIM 的標準認證,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提高隊車手的頭部保護水平,并維持各家一致的防護等級。
首先,頭盔制造商必須要確保他們的頭盔符合三個國際公認標準:歐洲 ECE、日本 JIS 與美國 SNELL 認證,這樣才有資格申請 FIM 認證。
FIM 的測試則會比上述三種公認標準要更加嚴格,包含了傾斜撞擊、盔體以不同速度落至 45 度的鐵砧上,以量測吸收撞擊力道的水平。撞擊表面有模擬柏油的砂紙,頭盔會裝配仿真人頭的硅膠模型,盡可能地讓測試具有實際參考性質。
FIM 要求制造商生產每一種盔體尺寸的頭盔都要送交 10 件進行測試,并為每一個單獨的尺寸進行認證。頭盔上會有一組條形碼,連接到頭盔品牌的認證訊息網頁,并具備一組獨立的卷標,確認該產品已經滿足 FIM 認證標準。
而在頭盔制造材料方面,有一些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而另一些則是使用玻璃纖維、凱夫拉與樹脂混合材質制成。樹脂類材料作法是將材料灌進模具之后,利用雷射切割出鏡片空間。
下層則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這種類似保麗龍但與一般你在外常見的保麗龍材質有所差異,頭盔內側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要具備更高科技力,結構上也不相同,用處是要在頭部重點區域完全保護或吸收沖擊能量。
接著是內部的臉頰內襯,除了全可拆設計之外,車手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頭型與臉型進行量身訂制,達到更好的貼合感。
每一頂合格的頭盔還具備了良好的通風功能來帶走汗水,并且具備一組飲水系統讓車手可以在比賽途中補充水分。在一個周末的比賽中,車手大約會用上三到四組頭盔,當然,廠商也會幫車手備用幾組以防萬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榮威D7正式亮相 年內上市/插混或純電可選
- 2售49.99-63.99萬元 2024款Jeep牧馬人正式上市
- 3亞洲龍2.0L臻選版正式上市 售價20.98萬元
- 42024款哈弗大狗正式上市 售價區間12.39-14.99萬元
- 5智能配置有提升 試駕新天逸C5 AIRCROSS
- 6每日車聞:油價三連漲/禁用鍍鉻材料/多款新車上市
- 2售49.99-63.99萬元 2024款Jeep牧馬人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