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林
美編 / 楊凌霄
出品 / 電動新物種
核心導讀
7月29日,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震撼發布,小米集團以第297位的成績強勢登場。
更令人震驚的是,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從去年的第397位直接躍升至第297位,創下自2019年首次上榜以來的最大增幅。
* 以上為核心內容,不想看詳細解讀,可直接發表評論
這一跨越式提升不僅刷新了小米的歷史紀錄,更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巨大波瀾。
雷軍在微博上難掩興奮:“感謝每一位用戶的支持,這是小米十五年來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的背后,隱藏著雷軍布局多年的驚天棋局。
01
雷軍的生態夢
雷軍曾說:“我要用十年時間,讓小米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公司。”
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只是雷軍的一個美好愿望,畢竟小米還只是一家以手機為主的硬件公司。
但2024年,雷軍的生態夢想終于照進現實。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正式形成閉環,這是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的核心驅動力。

從數據看,這個生態的威力驚人。
小米2024年總收入達到3659億元,同比暴增35%,創下史上最強業績。更關鍵的是,這個收入不再依賴單一業務,而是來自手機、汽車、大家電三大板塊的協同發力。
這種多元化收入結構,正是《財富》500強評選最看重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雷軍的生態夢之所以能成功,核心在于他對“連接”的深刻理解。
不同于傳統企業簡單的產品堆疊,小米通過MIUI、米家APP、小愛同學等軟件平臺,將看似獨立的硬件產品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用戶買了小米手機,很容易被引導購買小米汽車、小米家電,形成強大的生態黏性。
這種生態協同效應,讓小米的用戶價值被最大化挖掘,也讓小米的盈利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02
小米三駕馬車同時發力
如果說生態是雷軍的戰略框架,那么手機、汽車、大家電就是推動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的三駕馬車。

手機業務:王者歸來的底氣
2024年,小米手機業務營收達到1918億元,全球出貨量高達1.69億臺,同比增長15.7%。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小米成為全球手機市場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更令人驚訝的是,小米在中國市場實現了王者歸來。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小米手機激活量連續兩個季度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這是小米多年來首次重回國內巔峰。

汽車業務:新勢力的黑馬傳奇
如果說手機是小米的基本盤,那么汽車就是小米的驚喜盤。
小米SU7上市僅9個月就交付136854輛,創造了新勢力車企的交付神話。更瘋狂的是,2025年7月小米汽車總交付量突破30萬輛,僅用15個月就達成這一成績,創下新勢力車企交付速度紀錄。
328億元的汽車業務營收,雖然在小米總營收中占比不高,但其象征意義巨大。這證明小米有能力在全新賽道快速崛起,這種跨界能力正是《財富》500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家電業務:被忽視的增長引擎
最容易被外界忽視的,恰恰是小米增長最穩定的板塊——大家電。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1041億元,同比增長30%。空調、冰箱、洗衣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這背后反映的是小米在傳統家電領域的深度滲透能力。

三駕馬車的協同效應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用戶買了小米手機,更容易信任小米汽車;開了小米汽車,更愿意選擇小米家電。這種品牌信任的跨品類傳遞,讓小米的獲客成本大幅降低,也讓每個用戶的終身價值被最大化挖掘。
03
千億研發迎來爆發時刻
很多人只看到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的結果,卻忽略了背后的根本原因:技術實力的質變。
過去5年,小米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20億元。

這個數字在中國科技企業中排名前列,甚至超過了很多傳統巨頭的研發投入。更關鍵的是,這些投入正在迎來集中爆發的時刻。
2025年5月,小米發布自主研發的旗艦SoC、“澎湃O1”,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四家能自主研發3nm旗艦芯片的企業。這一突破直接打破了高端芯片的技術壟斷,讓小米在核心技術上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更令人震撼的是小米在汽車技術上的突破。
小米SU7 Ultra量產車以7分04秒957的成績,成為紐北最速量產電動車。SU7 Ultra原型車更是以6分22秒091的成績,登上紐北官方圈速榜第三位。
這些成績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小米品牌價值的最好證明。
雷軍的研發邏輯與眾不同。
大多數企業的研發是跟隨式創新,而小米的研發是顛覆式創新。從澎湃芯片到汽車“三電”技術,小米選擇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這種研發策略雖然風險巨大,但一旦突破就能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正是這種研發策略成功的最好證明。
總結
雷軍還藏了哪些大招
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只是一個開始,雷軍手中還藏著更多讓人期待的大招。
第一張牌:AI生態的全面爆發。
雷軍曾透露,小米正在構建全棧AI能力,從芯片到算法,從硬件到軟件,小米都在進行全面布局。一旦這套AI生態成熟,小米的產品體驗將迎來革命性提升。
第二張牌:海外市場的深度挖掘。
目前小米海外收入占比約40%,但在很多發達國家市場小米還有巨大增長空間。隨著小米汽車等高端產品的海外推廣,小米的全球化進程將進入新階段。
第三張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
雷軍正在推動小米從輕資產模式向重資產模式轉變,通過自建工廠、收購供應商等方式,增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力。這將大幅提升小米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2025年,雷軍給小米定下了30%以上的增長目標。按照這個增速,小米很可能在明年的《財富》500強榜單上繼續攀升。
小米世界500強排名狂飆100位,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勝利,更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最好證明。
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小米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敢于創新、勇于突破,中國企業就能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
雷軍和他的小米,正在書寫一個屬于中國科技企業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