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 強筋壯骨看吉利(二)原創
吉利邁進“技術領先”新階段
圖一:吉利熊貓的上市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11月18日,吉利熊貓在第六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隆重面市,成為吉利汽車旗下另一個全新的子品牌----“全球鷹”品牌下的首款新車。20多天前,這款車獲得2008“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的惟一金獎,得到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領銜的專家評審組的最高評價。吉利熊貓從21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足見其的確不同凡響。
“全球鷹”新標識的啟用,昭示著以“低價取勝”的吉利正在向“技術領先”的新階段邁進;而以吉利熊貓為代表的一批新車陸續上市,更說明吉利的產品和技術研發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一)
圖二:吉利熊貓生產線上從日本引進的焊接機器人
在第一輛吉利車下線的吉利臨海生產基地,記者看到,昔日生產豪情車的生產線已煥然一新,一輛輛外形圓潤精巧、有些卡通韻味的熊貓車從生產線上“歡快”地行駛過來。
兩年前記者來吉利采訪時,吉利的主打產品還是豪情、美日、優利歐;如今,豪情等“老三樣”已基本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了目前吉利造車水平的自由艦、金剛、遠景“新三樣”。而最新上市的熊貓,已經是兩年來吉利推出的第三代產品了。
圖三:吉利是國家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以如此速度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對于只有10余年造車歷史的吉利來說實屬不易。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介紹,通過自身的不斷摸索和積極努力,并與意大利喬治雅羅等多家國際知名汽車設計公司,以及國內的院校和研究院所進行廣泛交流和合作,吉利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已具備開發整車的能力。
在吉利汽車研究院的展廳,記者看到了吉利近兩年研發的多款新車。這些車的設計和造型都不是已有產品的簡單重復或是外觀的變化,而是體現了汽車設計的最新理念和安全環保節能趨勢,覆蓋了目前車市主流車型,有高技術、混合動力的,也有經典車型的,有中高檔的,也有經濟型的,有即將量產的,也有一流的概念車,有轎車,也有SUV、MPV,還有亞洲方程式賽車,即使是現有的自由艦、金剛、遠景等系列,也被賦予新的內涵或外觀,如搭載4AT變速箱的自由艦,吉利金剛兩廂,遠景油氣混合車和遠景兩廂等。在這些車中,近段時間受到媒體普遍好評的GT概念跑車尤其搶眼,其低矮的車身、厚重的腰線、流暢的動感,既有國際流行跑車的特點,又融入了中國臉譜元素。置身在這些充滿現代美感的靚車中,讓記者感到吉利的進步真不小。
據介紹,今后吉利每年可以推出4款至5款整車產品,到2015年,吉利汽車將擁有包括電動及混合動力與清潔燃料汽車在內的全系列產品,共可衍生出40 多款整車。“為什么要開發這么多的車型?因為我們研究了國際汽車巨頭發展的歷史,吉利要實現到2015年銷售200萬輛汽車的目標,就必須開發出40多款車型作為支撐。”趙福全說。
(二)
時隔幾年重訪吉利汽車研究院,記者有面貌一新的感覺。不僅研究院的面積擴大了,建筑增多了,環境更漂亮了,而且從管理層到科研骨干多了許多新面孔,一大批青年才俊充實到吉利的研發隊伍中。
吉利汽車研究院總工程師楊志安對記者說,“你看到的還只是外在的變化,更深刻的變化是吉利研發體系更加完備了,研發能力大大提高了。”趙福全介紹說,過去的吉利擁有多個汽車研究院,各個生產基地也有部分研發能力,雖然各具特色,但沒有體系,不成規模,而且由于各研發隊伍使用不同的技術語言,很多時候公司內部的技術溝通甚至都需要進行“翻譯”。“這種各自為戰的狀況,導致開發和管理的職能比較混亂。一個生產基地只有30多名開發人員,連一款車的研發力量都不夠,何談真正的研發能力?”
于是,從2006年底開始,吉利對全集團的研發隊伍進行調整組合,重新布局。在集團層面,成立了集團產品戰略委員會、產品項目指導委員會和技術部,分別負責集團技術研發的戰略決策和集團技術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本著“科學合理、高效明確”的原則重新構建了吉利汽車研究院的組織機構,將原分散在各制造公司的研發人員成建制劃轉到研究院,納入統一的管理模式;加強了研發管理,確立了從項目立項、啟動、預算、節點更改到項目關閉等研發流程,制定了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辦法。
在這個研發體系中,各層次職責明晰,主要的研發力量形成了“拳頭”,承擔了產品和技術創新的主要職責,資源共享,協同作戰,大大提高了研發效率。而生產基地的技術部門專注于在線產品的質量提高和工藝改進。在臨海基地熊貓汽車總裝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個“吉利人發明”展板,展示的項目是催化與前排連接的改進,過去是由兩人操作,通過一線員工建議改為一人操作,效果是整車質量提高,且能每年節約人力成本2.76萬元。
圖五:吉利擁有先進的柔性焊裝線、轉鼓試驗室和發動機臺架,從而突破了本土汽車工藝的技術瓶頸
在業內以低成本控制著稱的吉利在研發投入上卻從不吝嗇。近3年來,吉利每年都要拿出銷售收入的6%-8%投入研發,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和硬件設施建設。先后投資數億元引進激光掃描儀、振動噪聲儀、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等先進的儀器和軟件,建設了造型室、排放實驗室、燃油蒸發密閉實驗室、快速成型中心、材料高低溫老化試驗室等一批試驗設施。
(三)
在集團的技術體系整合完成之后,承擔研發重任的汽車研究院不斷壯大,已由2007年初的350人增加到目前的1100多人,按照整體跟隨、重點突破、全面領先的技術領先戰略,全力打造通用化和標準化的技術平臺,實現研發能力的整體提升。
趙福全介紹,吉利目前已建立了經濟型轎車、基本型轎車、中級轎車、高檔轎車和輕型卡車等5個技術平臺。每個技術平臺以通用的底盤為基礎,擁有相同的前后懸架方式和重要車身結構。在同一個技術平臺下,通過采取不同的關鍵尺寸和動力配置,就可構建形成15個產品平臺,每個產品平臺再通過不同車廂形式、車門形式、座椅形式等,衍生出40余款車型。
技術平臺的規劃和建設,使產品與產品之間、新老產品之間可以保持較高的通用化程度,使新車開發速度大大提高。以車內鎖為例,原來吉利每一款車型上的車內鎖配備都不同,這樣從開發設計,到模具制造,再到測試,不僅耗費精力和時間,而且還容易出質量問題。運用技術平臺的開發模式后,只需開發一款車內鎖就可以同時用于同一平臺上的不同車型,不僅可以提高研發效率,還可降低采購成本和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
圖六:吉利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臺CVVT發動機
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發隊伍,一套日益完備的研發機制,使吉利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收獲了一個又一個亮點:自主開發的4G18CVVT發動機,升功率達到57.2kW,被業內人士認為達到“世界先進,中國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Z系列自動變速器,填補了國內汽車領域的空白,獲2006年度中國汽車行業科技進步惟一的一等獎;自主研發的EPS,開創了國內汽車電子智能助力轉向系統的先河;同時在BMBS爆胎安全控制技術、電子等平衡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應用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吉利先后被評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獲得各種專利500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正在申請的專利有近千項。
-
1
宏光MINIEV 3.28-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吉利熊貓 2.99-5.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納米01 6.58-10.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奔騰小馬 3.49-5.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長安Lumin 3.79-6.5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QQ冰淇淋 2.99-5.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零跑T03 4.99-6.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小螞蟻 5.49-7.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寶駿KiWi EV 8.78-10.2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奧拓 停產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鍚夊埄姹借濺灝嗕笂甯傦細 璞秺R7
鍚夊埄姹借濺鏂拌濺錛?/span> 闆瘋揪閲戝垰 鍚夊埄鐗涗粩 璞秺PRO
鍚夊埄姹借濺鐑棬杞﹀瀷錛?/span> 緇忓吀鐔婄尗 2010嬈?1.0L 鎵嬪姩 鑸掗傚瀷 緇忓吀鐔婄尗 2015嬈?1.5L 鑷姩閰瘋叮鐗?/a> 緇忓吀鐔婄尗 2010嬈?1.0 MT 媧誨姏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