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時汽車業界首例合資公司參與的起訴民營公司侵權案件,這也是全國第三起涉及知識產權的汽車企業之間的糾紛。
2004年10月末,
本田聯合
東風本田一起以侵犯CR-V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向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起訴河北新凱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新凱)。
這是
本田對
雙環的第二次討伐。早在一年前的2003年11月,本田(中國)就以侵犯CR-V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起訴了石家莊
雙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雙環)。此后該案一直拖延,沒有公開審理。
除了上述的兩家企業被直接起訴之外,登上本田(中國)的黑名單上的還有國內另外9家
廠商,本田認為這些廠商正在生產或即將生產的產品均涉嫌侵犯了CR-V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其中一部分廠家的產品已經在市場上銷售。
“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這兩款車在市場上停止銷售。至于賠償問題,我們不會抱有多大的期望!北咎镏袊聞账男侣劙l言人朱林杰告訴記者。
侵權之辯
“任何人都不否認
雙環來寶和新凱靚星與東風
本田CR-V的相似。這也是多家媒體公認的。”朱林杰說。
而在
雙環和新凱的
經銷商那里,與東風本田CR-V的相似已經成為這兩款車最大的賣點之一。以
雙環來寶為例,它和本田CR-V像是一對雙胞胎,無論是整車造型,還是前臉后背,乃至燈飾、門拉手都頗為相似。比較顯著的區別是雙環
來寶S-RV的進氣隔柵上有兩個圓圈———雙環的商標,側開式后門和外掛備胎上有漢語拼音“LAIBAO”標識。
有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有人想把標識改成本田標識,根本不用另外選擇地方,在來寶的經銷店就能改。一雙環來寶的經銷商滿不在乎地告訴記者:“雙環來寶和本田CR-V只是像而已,車像車的事情太多了。人還有長得相像呢,再說,模仿就是侵權嗎?”
2003年9月,本田方面發現尚未正式投產的來寶S-RV車與本田一款在國外的暢銷車CR-V非常相似,遂向雙環提出交涉,要求雙環公司停止生產,但是來寶S-RV仍按計劃于當年10月份上市。于是,本田(中國)在2003年11月13日以外觀侵權為由,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狀告雙環的訴狀。本田公司仍以侵權為由提起訴訟,索賠1億元人民幣。
但是,很快富有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2004年4月23日,雙環負責人稱:雙環才是侵權事件的原告。早在本田起訴雙環之前,雙環已于去年10月16日,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的訴訟請求,市中院已經受理此案,并于次日將訴訟文書送達本田公司。雙環副總經理馬凱稱:雙環已經就此事向北京市高院提出“管轄異議”,但至今沒有得到回復。馬凱認為,本田民事侵權在先,又向北京市高院申請立案,程序違法在后。雙環無錯,錯在本田。
而據東風本田汽車(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尾崎滿介紹,東風本田CR-V已經在中國申請并注冊了包括車型外觀到產品標識等各方面的知識產權,他特別強調本田于2001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CR-V的外觀設計專利,并于2002年獲得了該外觀設計專利權。
主體變更背后的玄機 但是,目前最讓本田頭疼的是,就外觀來看,東風本田似乎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肯定來寶侵權。
因為來寶S-RV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00mm、1700mm和1720mm,比本田CR-V長、寬、高分別大80mm、20mm、45mm,此外,來寶S-RV2850mm的
軸距比本田CR-V長230mm.另一家被狀告的新凱汽車的產品靚星也和本田CR-V有差距。
而且此前國內兩起汽車知識產權的糾紛案(
豐田狀告
吉利侵權、
通用起訴
奇瑞QQ抄襲)都因舉證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除非
本田有足夠的證據和技術數字支持,否則結果難以預料。”有知情人士分析,這也是本田去年起訴
雙環以來,官司遲遲沒有進展的主要原因。
“但這一次明顯不同,挾
東風本田二次上告的本田顯然有備而來!痹撊耸客嘎丁Kf:“狀告新凱汽車并宣布11家企業涉嫌侵權,本田對自己的勝訴有很大把握,甚至可能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默許,否則不會承擔犯眾怒的風險。”
該人士強調說,兩次起訴的主體有一個最大的不同:本田和東風本田,前者是外資企業,而東風本田是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狀告民營企業的案件不可能不事先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得到批準或默許后才能參與起訴。所以,這場官司東風本田勝訴的可能性很大。
他大膽推斷,本田的合資方東風汽車是中央直屬企業,本案很可能是在政府的授意下進行的,目的就是規范明晰汽車知識產權的相關條例。
“在雙方博弈的過程之中,本田可能已經做出了某種讓步:從去年的1億元索賠到現在以要求對方停產為底線,本田態度的轉變很可能是政府部門的授意!痹撊耸糠治觥
利益之爭
本田這次頂著眾怒出手,也有幾分無奈。朱林杰表示,我們已經多次私下交涉要求他們停產,但都沒有結果,不得已才訴諸法律手段。
對
雙環和新凱來說,停產對他們來說是釜底抽薪。
因為
來寶和靚星是他們的拳頭產品。雖然目前詳細的銷售數字來表明這兩款車分別為他們帶來了多大的利潤,但雙環總經理馬凱之前曾公布,來寶今年的銷售目標為2.5萬輛,他解釋說此目標是個中等目標。
截至今年10月,東風
本田CR-V的銷量為8241萬輛,完成今年2萬輛的銷售目標對東風本田來講,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任務。雖然油價上漲、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等一系列背景下,這樣的銷量還算不錯,但是東風本田依然認為,如果沒有雙環和新凱們的攪局,CR-V的銷量可能會更好。
隨著本田中國戰略的加速,2006年,本田要在中國圖謀53萬輛的產能,其中東風本田已經投資28億元擴建廠房,預計2006年產能翻三番,達到12萬輛。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劉裕和在
廣州車展期間透露,明年CR-V計劃銷量在4萬輛左右。本田顯然認為,仿冒現象已經成為本田在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
但是,對于來寶等車型對東風本田造成了實質性傷害的言論,雙環市場部一位負責人堅決予以否認:“來寶的外觀設計根本不會影響東風本田CR-V的銷售。因為這是不同層次的車!
目前東風本田CR-V的售價為23.98萬元,而來寶的廠家指導價為9.72萬元到12.98萬元,新凱靚星的售價在9萬元到10萬元之間,三款車在
經銷商處都能便宜7000元到8000多元!皝韺殏兊膬r格連東風本田CR-V的成本都達不到,消費者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又怎么會對它的銷量造成沖擊?”
事實上,對東風本田而言,更令他們擔心的不只是一款CR-V,比如對于即將引入國產的本田
思域,東風本田相關人士明確表示非常擔心它的知識產權問題。很明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拷貝車的現象將會不斷出現。這也是眾多全球汽車巨頭進入中國的心頭隱患之一。
就此,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中國要進步要發展要走向世界,必須過這一關;市場競爭必須是公平的,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是全部汽車企業的事情,并非政府的事情;中國汽車工業要發展,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拿來主義是必要的。但絕對不是簡單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