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額定負載能力來看,雷克薩斯為四車之最,達到了340kg,而其他三車的負載能力則都沒有超過300kg。不過要是敞篷駕駛雷克薩斯SC430的話,那么就只能捎帶一個小行李箱了——折疊后的車篷占掉了后備箱中的大部分空間——后備箱容積會由原來的321升縮水到區區1 3 5升;除此之外.另一個與奔馳S L的設計不同的地方也給SC430帶來了一個不小的麻煩:雷克薩斯的金屬頂篷折疊收起之后最終折放在后備箱里,但是它在后備箱里卻不能稍稍升起,要想取出放在后備箱里的行李的話,必須再把車篷重新完全關閉.而奔馳SL則避免了這樣的繁瑣,它的車篷折疊后在后備箱里可以稍稍地升起,這樣你就可以自由地取出旅行箱。
奔馳SL的另一個亮點是超級完美的做工,雖然在這一點上寶馬630i也完全可以與其比肩,但是在遇到不平路面的時候,寶馬的裝配會稍稍給人一些不夠穩固的感覺。與德國車的氣質相比,坐進捷豹中我們馬上就會體會到不一樣的風情,車內氣質高貴襲人。在內飾材料上英國人選擇了大量的真皮和實木,這也終于讓我們感覺到了捷豹在做工上謀求改善的堅強決心,只不過松動的后備箱護板還是讓這本來良好的整體做工印象大打折扣。雷克薩斯本來給我們留下的做工印象也是很好的,但是在行駛的過程中車門和儲物箱中出現了異響,這就只能斷送了做工上的印象分。
駕駛舒適性
底盤都很運動,但是沒人忽略舒適
既然稱為運動車,那么底盤調校上就應該具有運動性,這是無可爭議的,這一特點在我們今天測試的這四部車上也不例外。但是這并不代表設計師們對車的舒適性因此就不聞不問,恰恰相反,在設計的過程中,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底盤的舒適性,以此為基礎在向運動特性靠攏。設計師們首先要保證車內的乘員與路面的顛簸狀態實現分離——在這一點上他們做得都很好。
奔馳SL上配備的是ABC底盤,這種底盤性能出色,杜絕了車身的一切點動和晃動的缺點。長波路段上奔馳的表現甚至堪稱樣板;在短波路段上駕駛者能夠稍微從座椅的靠背上感受到路面上傳來的細碎的振動。奔馳SL的座椅調節適應性出眾,任何身材的人都能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在快速過彎的時候座椅的側面支撐也足夠有力,能夠完全防止產生側滑。另外奔馳SL的高速行車的噪聲值也相對較低,人機界面設計非常具有人性化,操作方便,簡單,車內設計了大量的儲物格子都讓我們充分地感覺到了實用和以人為本。正是上述這些優點為奔馳SL在本個章節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相比之下其實寶馬630i并不處于明顯的下風,只不過它的減振基調還是略顯僵硬,路面上的振動還是能夠很清晰地傳到車內;這部寶馬630i的座椅屬于選裝運動座椅,在彎路上能夠提供強力的側面支撐,但是座墊面積本身卻稍顯得有點小。捷豹的后軸在長波路面上會出現”擺動”,而雷克薩斯的減振則是四車之中的最差,坐在車內就可以清楚地感覺出路面的構成特性。
寶馬630i外觀圖片
捷豹XK外觀圖片
雷克薩斯SC 430外觀圖片
奔馳SL350外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