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在一周的等待時間內,偶仔細了解了接車時注意的事項:(轉載) (一)檢查汽車與其銘牌是否相符 發動機號、車架號、產品合格證及出廠日期,這些都是標明一輛車“合法身份”的特征。合格證上的號碼要與車上的發動機號、車架號一致。從出廠日期上判別其是否為積壓車,了解車輛從產到銷的時間。另外,車型、功率、座椅數量、發動機等均要求說明書與實物一致。如出現不符,不但花了冤枉錢,而且今后也無法辦理驗車上牌手續。 (二)驗車前帶齊發票、出廠證、保險單、保修單、說明書。查對排汽量、出廠年月、車架號、發動機號、里程表。 (三)發動機部分 1.水箱和副水箱冷卻水液面及水管是否泄漏。 2.引擎機油液面,油質。 3.發電機,壓縮機等皮帶松緊度。 4.電瓶電解液面,蓄電量。 5.剎車總泵油液面及是否泄漏。 6.雨刷洗滌壺液面管路是否泄漏及噴水角度。 7.各汽油管夾及各軟管有否泄漏。 8.電線接頭插入及定位情況。 9.變速箱油面。 10.空調制冷劑是否缺少,干燥罐及接頭是否泄漏。 11.電動風扇(冷氣及水箱)作動。 12.發動車,聽怠速時發動機運轉聲音是否均勻、平穩。 13.啟動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注意轉速表指針的變化。正常情況下指針應打到1500轉左右,然后正常平順的滑落至750-800轉。然后觀察各種儀表及報警裝置工作是否正常,當水溫和機油壓力正常時。要通過對發動機的聲音和反映進行檢查,首先聽待速的聲音,應該是平穩而且連續的,不應該有金屬敲擊聲和其它異響,下車觀察排氣管排煙是否正常,將手伸到排氣口感覺一下排氣是否連續,正常的應該使掌心有點潮濕但不應有機油味,然后聽一聽慢加油的發動機聲音是否連續和有無異響,最后聽急加速的聲音和發動機對油門的反映是否準確和迅速,還要注意慢收油和快收油時發動機的反映是否干凈,如有滯后或者高速哨音,應該是有問題。 14.注意發動機工況 汽車的發動機在做保養時需要做一樣調整,那就是使發動機在無電腦控制時的怠速與有電腦控制時的怠速要一致,這樣發動機正常以某一速度運轉時才不會因空氣過多電腦強制節油引起發動機無力或是空氣不足電腦為保證速度強制供油引起油不能完全燃燒產生積碳。如果調整不好,可能產生車子在怠速附近無力,或是油耗過大,或是車子因積碳影響發動機各機件使用。在布吉通利華已可調整,可以放心前往這家店。可以再讓他們給空調的排水口加條管,免費的。 (四)外觀部分 1.漆面外觀(刮傷,異色,斑點等),有無劃痕、凹陷。 2.門縫、前后車燈縫隙是否均勻。 3.引擎蓋,車門,保險杠,行李箱(面差,間隙)。 4.車門開關動作及防水橡皮條/門窗密封條。 5.車門踏板及門框壓條,水槽,外觀。 6.前后風檔玻璃及門窗玻璃外觀。 7.輪胎:胎壓(含備胎),胎紋,螺栓,螺帽之扭力。 8.安裝各輪轂飾蓋。 9.發動機蓋及全車各鎖功能及對準。 10.坐進駕駛室,接通電源開頭,檢查刮水器(最好能檢查自動感應雨刷是否不靈)、噴水清潔器工作是否正常。雨刮是否刮得干凈。 (五)車內部分 1.儀表板外觀及功能。 2.手剎拉桿作用。 3.雜物箱外觀及手套開關作用。 4.里程表:越少越好。檢查里程表有無計錄數字,其數值,零公里”,顧名思義就是幾乎沒有跑過的新車。當然,“零公里”并不是指里程表上顯示的數字絕對為“0”,一般認為,里程表在60公里以下的,都可以認為是“零公里”。因為汽車廠家在試車、進出庫、裝載時要消耗掉一定的里程。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經銷商為了保證新車的“零公里”,采取斷開液晶里程表電路或拔掉機械傳動式里程表軟軸的方法來“蒙”消費者。所以,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要眼亮心明,不要相信儀表上的數據,通過觀察輪胎的磨損和底盤的清潔程度可以知道,你要的車是否做過樣車,還可以看看腳踏板的清潔程度來驗證。也可以請有專業知識的人通過觀察熱車機油的含金屬屑量和輪胎的磨損痕跡來判斷是否系“零公里”新車。 5.門內飾板及扶手,搖把色澤配合,外觀(刮傷,皺)。 6.座椅安全帶動作功能。 7.電(手)動窗,中央門鎖,開關之動作情形及順滑度。檢查自動車窗升降和穩定。檢查玻璃自動上升一半左右時,用手用點力下按,玻璃會自動縮回的功能。要多次嘗試各車窗下降時是否會沖底。注意:用鑰匙手動打開司機車門時擰住停2秒,看全車的車窗玻璃是否能自動落下或升起。 8.煙灰缸動作。 9.座椅外觀及性能。 10.車頂把手,頂飾板及壓(飾)條外觀固定。 11.遮陽板,電(手)動后照鏡作動及開關。 12.后座包裹板,音響喇叭座外觀。 13.內飾件是否有粗糙處,各組件間安裝是否緊固,有無松動。 14.地毯平整,扣牢,定位。 15.檢查汽車喇叭,應該是高低音產生的鳴笛。 16.坐好后,手放在方向盤上,左腳踏離合器踏板,應感覺輕松自如,并有一小段自由行程;右腳踩下制動踏板不放,其應保持一定高度,若其緩慢下移,則表示制動系統有泄漏現象;油門踏板不應有犯卡、沉重、不回位的現象,腿、腳放在油門踏板上時,應自然舒適,這樣才能保證長途駕駛不疲勞。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