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安全氣囊怎么撞才能確保彈出
記者調查一:安全氣囊有相關標準么?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安全氣囊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在汽車發生碰撞后,乘員與車內發生碰撞前,迅速地在二者之間打開一個充滿氣體的氣囊,使乘員“撲”在氣囊上,以緩和沖擊并吸收碰撞能量,從而達到減輕乘員傷害程度的目的。
其工程原理為:傳感器感受汽車碰撞強度并將其傳給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處理傳感器的信號,當控制器判斷有必要打開氣囊時,立即發出點火信號觸發氣體發生器,氣體發生器點火后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在駕駛員和汽車內部結構之間展開一個充滿氣體的氣囊,使得駕駛員的身體不與堅硬的汽車結構猛烈碰撞,從而減少傷害。
氣囊的相關標準:
在國外汽車安全氣囊系統中,氣體發生器和氣囊都已標準化,可根據不同的車型進行選購。而作為氣囊系統核心部件的控制系統,其控制機理卻是各生產廠家嚴格保密的核心技術,它決定著氣囊何時開始準確無誤地點爆。也就是說,氣囊控制系統要能準確判斷出正撞、偏撞、斜撞和撞樹等各種復雜情況的碰撞強度,并準時點爆氣囊。
目前以國外的資料中可以得知,對使用安全帶的控制系統來說,一般情況下規定:20km/h以下下面撞墻時,氣囊不點爆;30km/h以上正面撞墻時,氣囊一定點爆;20-30km/h之間為點火的模糊區,氣囊可點爆也可不點爆。
對于我國來說,截止到2008年,我國汽車強制性標準中有關汽車安全方面的標準共有78項,其中主動安全29項,被動安全23項,一般安全26項。在這些強制性標準當中,沒有關于安全氣囊的相關標準。
結論:
安全氣囊何時應該點爆是各汽車廠家的保密技術,目前我國尚未有強制性標準。對于車主們認為的氣囊質量問題,廠家將氣囊檢測后卻往往給出“并非質量問題,是沒有達到氣囊起爆條件”的說法。
這是因為,廠家普遍認為:如果傳感器沒有將接收到的信號傳給控制器,或者控制器發出點燃氣囊的指令而氣囊沒有爆開這才有問題;如果控制器沒有發出點燃氣囊的指令,不論車輛撞成什么情況,都不應該是質量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