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國家質檢總局質量司司長于獻忠在西湖博覽會期間舉行的“汽車與城鄉經濟高層論壇”研討會上透露,國家質檢總局已于近日起草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和《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中國汽車召回制度“不久將出臺”。
召回法案出臺的說法已經傳揚一年多,如今國家質檢總局終于發出了權威聲音。出臺汽車召回制度,對國內廠家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他們對此有何看法?都準備好了嗎?為此,記者日前專門致電征詢國內主要汽車制造商。得到的回答,對于國家出臺汽車召回法案都表示“舉雙手贊成”。北京現代一位分管副總經理說了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話:“遲早都會跨出這一步的,只是企業需要有個緩沖期,好做準備工作。”的確,引入召回機制后,企業在信息搜集、質量預警、成本管理等各個方面,勢必都要作出相應調整,有個準備過程。

對引入召回制度的回應,廣州本田起步較早。今年8月和10月,該公司曾兩次采取市場措施,先是更換了全國3.1萬輛新雅閣的通氣管,后又對全國57724輛新雅閣加固汽油壓力的調節閥進行了重新調整。當時公司對外稱之為“市場措施”,實際就是召回。廣州本田分管老總在接受采訪時說,為了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召回,公司設立了專門的質量管理中心,每隔一天就會組織公司相關部門召開市場信息會議,對全國各地的反饋信息進行分析,匯總后提交生產、銷售、研究開發中心等部門研討,確認的質量問題由廣州本田質量管理中心決定采取相關措施,同時在第一時間通知各特約店、相關客戶及媒體。
為了能及時收集客戶信息反饋,廣州本田在全國100多家特約銷售服務店導入了技術熱線,同時還建有完整的客戶資料庫,能準確確認各地的對象車臺數,并準備相應量的零部件及時配送。廣州本田認為,一旦公司認為存在必要,將會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向相關政府管理機構匯報情況,在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之下完成召回。
[1][2][3]
[下一頁]


|